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固体氧化物电池LaFeO3-δ基对称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37页
    2.1 固体氧化物电池简介第16-19页
        2.1.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17-18页
        2.1.2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第18-19页
    2.2 固体氧化物电池关键材料第19-26页
        2.2.1 固体氧化物电池电解质材料第19-20页
        2.2.2 固体氧化物电池空气电极材料第20-22页
        2.2.3 固体氧化物电池燃料电极材料第22-25页
        2.2.4 固体氧化物电池其它材料第25-26页
    2.3 固体氧化物电池对称电极材料第26-35页
        2.3.1 对称电极材料特点及要求第27-29页
        2.3.2 单钙钛矿对称电极材料第29-31页
        2.3.3 双钙钛矿对称电极材料第31-33页
        2.3.4 层状钙钛矿对称电极材料第33-35页
    2.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5-37页
3 实验方法第37-45页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7-39页
    3.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第39-41页
        3.2.1 粉体的合成第39页
        3.2.2 对称电池和单电池的制备第39-41页
    3.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第41-43页
        3.3.1 X-ray衍射(XRD)第41页
        3.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第41-42页
        3.3.3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第42页
        3.3.4 X-ray光电子谱(XPS)第42页
        3.3.5 材料的电导率测试第42-43页
        3.3.6 热重分析(TG)第43页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3-45页
        3.4.1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及分析第43页
        3.4.2 单电池性能测试第43-45页
4 Ni和Ce掺杂的La_(0.7)Sr_(0.3)FeO_(3-δ)对称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5-62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6-60页
        4.2.1 材料的相结构分析第46-50页
        4.2.2 材料的电导率分析第50-51页
        4.2.3 材料的XPS分析第51-53页
        4.2.4 空气电极电化学性能第53-55页
        4.2.5 燃料电极电化学性能第55-60页
    4.3 小结第60-62页
5 钙钛矿原位析出Ni-Fe合金纳米颗粒及其对共电解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2-88页
    5.1 引言第62-6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64-86页
        5.2.1 原位析出纳米颗粒相结构分析第64-65页
        5.2.2 原位析出纳米颗粒显微结构分析第65-67页
        5.2.3 原位析出纳米颗粒XPS分析第67-69页
        5.2.4 H_2O-CO_2共电解的电化学性能第69-75页
        5.2.5 H_2O-CO_2共电解产物分析第75-83页
        5.2.6 H_2O-CO_2共电解长期稳定性第83-86页
    5.3 小结第86-88页
6 La_(0.5)Sr_(0.5)Fe_(0.9)Nb_(0.1)O_(3-δ)(LSFNb)对称电极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第88-106页
    6.1 引言第88-90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90-104页
        6.2.1 Nb掺杂的LSF相结构分析第90-92页
        6.2.2 La_(0.5)Sr_(0.5)Fe_(0.9)Nb_(0.1)O_(3-δ)电导率第92-93页
        6.2.3 La_(0.5)Sr_(0.5)Fe_(0.9)Nb_(0.1)O_(3-δ)氧还原反应机理第93-97页
        6.2.4 La_(0.5)Sr_(0.5)Fe_(0.9)Nb_(0.1)O_(3-δ)氢氧化反应机理第97-101页
        6.2.5 La_(0.5)Sr_(0.5)Fe_(0.9)Nb_(0.1)O_(3-δ)对称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第101-104页
    6.3 小结第104-106页
7 La_(0.5)Sr_(0.5)Fe_(0.9)Nb_(0.1)O_(3-δ)对称电极的可逆操作第106-121页
    7.1 引言第106-107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107-119页
        7.2.1 LSFNb对称电池SOFC操作第107-108页
        7.2.2 LSFNb对称电池水电解可逆操作第108-111页
        7.2.3 LSFNb对称电池直接CO_2电解第111-114页
        7.2.4 LSFNb对称电池H_2O-CO_2共电解第114-119页
    7.3 小结第119-121页
8 阴离子掺杂增强钙钛矿的ORR和HOR反应第121-133页
    8.1 引言第121-122页
    8.2 结果与讨论第122-132页
        8.2.1 结构分析第122-123页
        8.2.2 热重分析第123-124页
        8.2.3 显微结构分析第124-128页
        8.2.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第128-129页
        8.2.5 单电池性能评价第129-132页
    8.3 小结第132-133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33-136页
    9.1 结论第133-134页
    9.2 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53-1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
下一篇:燃油氧化脱硫分级多孔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