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关熵的无线电信号参数估计与目标定位研究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1 α稳定分布研究现状 | 第9页 |
| 1.2.2 信号目标定位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 2 基础理论 | 第13-21页 |
| 2.1 引言 | 第13页 |
| 2.2 α稳定分布基本概念与性质 | 第13-15页 |
| 2.2.1 α稳定分布信号模型 | 第13-14页 |
| 2.2.2 α稳定分布性质 | 第14-15页 |
| 2.3 相关熵基本概念与性质 | 第15-17页 |
| 2.3.1 相关熵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 2.3.2 相关熵的性质 | 第16-17页 |
| 2.3.3 最大相关熵准则 | 第17页 |
| 2.4 目标定位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 2.4.1 基于信号强度的目标定位方法 | 第18-19页 |
| 2.4.2 基于到达角度的目标定位方法 | 第19页 |
| 2.4.3 基于到达时间延迟估计的目标定位方法 | 第19-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的自适应仿射投影算法 | 第21-31页 |
| 3.1 引言 | 第21页 |
| 3.2 仿射投影算法 | 第21-23页 |
| 3.2.1 仿射投影算法的性质 | 第21-22页 |
| 3.2.2 仿射投影算法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3.3 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的仿射投影算法 | 第23-25页 |
| 3.3.1 算法推导 | 第23-24页 |
| 3.3.2 算法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 3.4 实验与分析 | 第25-3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4 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 | 第31-40页 |
| 4.1 引言 | 第31页 |
| 4.2 传统时间延迟估计方法 | 第31-33页 |
| 4.2.1 基于自适应滤波时延估计方法 | 第31-32页 |
| 4.2.2 基于相关类的时延估计方法 | 第32-33页 |
| 4.2.3 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时延估计方法 | 第33页 |
| 4.3 传统时延估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4.4 基于最大相关熵准则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 | 第34-35页 |
| 4.5 实验与分析 | 第35-3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5 基于循环相关熵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 | 第40-50页 |
| 5.1 引言 | 第40页 |
| 5.2 循环平稳信号的概念与性质 | 第40-41页 |
| 5.2.1 一阶循环平稳 | 第40-41页 |
| 5.2.2 循环相关 | 第41页 |
| 5.3 循环相关熵与循环相关熵谱 | 第41-44页 |
| 5.3.1 循环相关熵 | 第41-42页 |
| 5.3.2 循环相关熵谱 | 第42-44页 |
| 5.4 基于循环相关熵的时间延迟估计 | 第44-46页 |
| 5.4.1 基于循环相关熵时延估计算法 | 第44-45页 |
| 5.4.2 基于循环相关熵谱的时延估计算法 | 第45-46页 |
| 5.5 实验与分析 | 第46-49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