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填埋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综述 | 第14-24页 |
1.2.1 准好氧填埋技术 | 第14-18页 |
1.2.2 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 | 第18-23页 |
1.2.3 其他填埋新技术 | 第23-24页 |
1.3 填埋场渗沥液回灌的适用条件、设计原则和技术特点 | 第24-27页 |
1.3.1 适用条件 | 第25页 |
1.3.2 设计原则 | 第25-2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设计目标 | 第27-2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4.3 设计目标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设计对象概况 | 第29-34页 |
2.1 拟建场址基本情况 | 第29-32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9-30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30页 |
2.1.3 工程地质 | 第30-31页 |
2.1.4 土壤植被 | 第31页 |
2.1.5 气象水文 | 第31-32页 |
2.2 拟建工程服务区概况 | 第32-34页 |
2.2.1 关子镇概况 | 第32-33页 |
2.2.2 藉口镇概况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 | 第34-40页 |
3.1 技术要求 | 第34-37页 |
3.1.1 总平面布置 | 第34页 |
3.1.2 竖向设计 | 第34页 |
3.1.3 地基处理与库区整平 | 第34-35页 |
3.1.4 防渗与地下水导排 | 第35页 |
3.1.5 场区防洪和雨污分流 | 第35页 |
3.1.6 渗沥液的收集和处理 | 第35-36页 |
3.1.7 垃圾坝设计 | 第36页 |
3.1.8 填埋气体导排结构 | 第36-37页 |
3.1.9 填埋场封场设计 | 第37页 |
3.2 关键问题与设计思路 | 第37-40页 |
3.2.1 库底、边坡整平方案 | 第37-38页 |
3.2.2 场区地下水导排系统 | 第38-39页 |
3.2.3 渗沥液立体导排结构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主体工程量设计与计算 | 第40-71页 |
4.1 拟建工程处理规模确定 | 第40-42页 |
4.1.1 垃圾产量预测 | 第40-41页 |
4.1.2 垃圾成分预测 | 第41-42页 |
4.1.3 填埋场工程规模 | 第42页 |
4.2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设计 | 第42-44页 |
4.2.1 填埋库区 | 第42页 |
4.2.2 渗沥液收集处理区 | 第42-43页 |
4.2.3 覆土备料场 | 第43页 |
4.2.4 防洪工程 | 第43页 |
4.2.5 生产生活辅助区 | 第43-44页 |
4.2.6 进场道路 | 第44页 |
4.3 库区工程设计 | 第44-58页 |
4.3.1 填埋区库容计算 | 第44页 |
4.3.2 库区整平和雨污分流 | 第44-48页 |
4.3.3 地下水导排和防渗系统 | 第48-51页 |
4.3.4 渗沥液导排和回灌系统设计 | 第51-56页 |
4.3.5 填埋气体导排结构设计 | 第56-58页 |
4.4 垃圾坝设计与稳定性校核 | 第58-61页 |
4.4.1 垃圾坝设计 | 第58-59页 |
4.4.2 垃圾坝稳定性校核 | 第59-61页 |
4.5 填埋场防洪与封场排水设计 | 第61-63页 |
4.5.1 填埋场防洪设计 | 第61-63页 |
4.5.2 填埋场封场排水设计 | 第63页 |
4.6 道路工程与管理区平面布置图设计 | 第63-65页 |
4.6.1 道路工程 | 第63-64页 |
4.6.2 管理区平面布置 | 第64-65页 |
4.7 土石方平衡与主体工程量分析 | 第65-69页 |
4.7.1 主要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 | 第65-66页 |
4.7.2 填埋场主体工程量 | 第66-69页 |
4.8 监测点位布设 | 第69-71页 |
4.8.1 大气监测点位布设 | 第69页 |
4.8.2 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 | 第69-70页 |
4.8.3 填埋场渗沥液监测点位布设 | 第70页 |
4.8.4 填埋场甲烷气体监测点位布设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5页 |
5.1 总结 | 第71-73页 |
5.1.1 准好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71-72页 |
5.1.2 渗沥液回灌工艺设计的主要原则 | 第72页 |
5.1.3 大坡度岩质边坡整平措施 | 第72页 |
5.1.4 地下水导排方案选择 | 第72-73页 |
5.2 设计成果 | 第73页 |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5.3.1 论文不足 | 第73页 |
5.3.2 展望 | 第73-75页 |
附录、附图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