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15-18页 |
1.3 大跨径桥梁结构时变效应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1.3.1 长期变形 | 第18-21页 |
1.3.2 预应力长期损失 | 第21-24页 |
1.4 既有桥梁结构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9页 |
第二章 大跨径PSC箱梁桥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 第39-68页 |
2.1 引言 | 第39页 |
2.2 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原则及监测策略 | 第39-41页 |
2.2.1 设计原则 | 第39页 |
2.2.2 监测策略 | 第39-41页 |
2.3 长期监测实用技术 | 第41-45页 |
2.3.1 位移监测 | 第41-43页 |
2.3.2 索力监测 | 第43-44页 |
2.3.3 裂缝监测 | 第44页 |
2.3.4 应变及温度监测 | 第44-45页 |
2.4 全寿命健康监测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 第45-57页 |
2.4.1 工程概况 | 第45-46页 |
2.4.2 全寿命监测系统 | 第46-50页 |
2.4.3 全寿命监测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2.4.3.1 施工监控数据分析 | 第50-52页 |
2.4.3.2 荷载试验数据分析 | 第52-55页 |
2.4.3.3 运营监测数据分析 | 第55-57页 |
2.5 基于多输出支持向量机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57-64页 |
2.5.1 多输出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57-59页 |
2.5.2 M-SVM模型设计 | 第59-60页 |
2.5.3 基于M-SVM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第60-6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三章 大跨径PSC箱梁桥时变效应的随机分析及备用束设计 | 第68-87页 |
3.1 引言 | 第68页 |
3.2 收缩徐变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68-71页 |
3.2.1 收缩徐变影响因子的随机性 | 第68-69页 |
3.2.2 收缩徐变模型的不确定性 | 第69页 |
3.2.3 收缩徐变效应的随机模型 | 第69-71页 |
3.3 时变退化模型 | 第71-74页 |
3.3.1 混凝土收缩徐变 | 第71-72页 |
3.3.2 预应力筋松驰损失 | 第72-74页 |
3.4 长期变形控制策略 | 第74页 |
3.5 大跨径PSC箱梁桥时变效应的随机分析 | 第74-77页 |
3.5.1 有限元模型 | 第74-75页 |
3.5.2 随机参数的统计特征 | 第75页 |
3.5.3 长期挠度的随机分析 | 第75-76页 |
3.5.4 长期应力的随机分析 | 第76-77页 |
3.6 基于长期变形随机分析的预应力备用束设计 | 第77-81页 |
3.6.1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77-79页 |
3.6.2 预应力备用束设计 | 第79-81页 |
3.7 长期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 第81-8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第四章 预应力长期损失监测及不确定性分析 | 第87-116页 |
4.1 引言 | 第87-88页 |
4.2 预应力长期损失监测技术 | 第88-92页 |
4.2.1 振弦应变计 | 第88页 |
4.2.2 磁通量传感器 | 第88-92页 |
4.2.2.1 测试原理 | 第88-89页 |
4.2.2.2 传感器标定 | 第89页 |
4.2.2.3 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89-92页 |
4.3 预应力长期损失估算方法 | 第92-97页 |
4.3.1 既有规范预测模型 | 第92-96页 |
4.3.2 建议预测模型 | 第96-97页 |
4.4 后张有粘结PSC试件的预应力长期损失试验 | 第97-106页 |
4.4.1 试验设计 | 第97页 |
4.4.2 测试系统 | 第97-99页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9-103页 |
4.4.4 收缩徐变模型的验证 | 第103-104页 |
4.4.5 与规范模型结果对比 | 第104-106页 |
4.5 后张有粘结PSC试件预应力长期损失随机分析 | 第106-108页 |
4.5.1 预应力长期损失随机模型 | 第106页 |
4.5.2 随机参数的选取 | 第106-107页 |
4.5.3 随机分析结果 | 第107-108页 |
4.6 大跨径PSC箱梁桥预应力长期损失研究 | 第108-112页 |
4.6.1 预应力长期损失沿程分布预测 | 第109-111页 |
4.6.2 预应力长期损失随机分析 | 第111-11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第五章 考虑随机场影响的PSC箱梁桥时变可靠度研究 | 第116-138页 |
5.1 引言 | 第116页 |
5.2 随机场的相关理论 | 第116-120页 |
5.2.1 随机场的基本概念 | 第116-117页 |
5.2.2 随机场的离散 | 第117-119页 |
5.2.3 相关随机变量的正交变换 | 第119-120页 |
5.3 考虑随机场的桥梁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 | 第120-125页 |
5.3.1 常用计算方法 | 第121-122页 |
5.3.2 重要抽样法 | 第122-123页 |
5.3.3 考虑随机场的结构可靠度计算 | 第123-125页 |
5.4 数值算例 | 第125-131页 |
5.4.1算例1 | 第125-127页 |
5.4.2算例2 | 第127-129页 |
5.4.3算例3 | 第129-131页 |
5.5 考虑随机场的PSC箱梁桥可靠度分析 | 第131-134页 |
5.5.1 随机场的离散 | 第131-132页 |
5.5.2 极限状态 | 第132页 |
5.5.3 可靠度计算结果分析 | 第132-13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8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138-14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38-13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39-141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