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江苏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s第5-6页
1 前言第6-18页
    1.1 小麦白粉病发生与防治第6-10页
        1.1.1 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6-7页
        1.1.2 发病影响因素第7-8页
            1.1.2.1 气象条件第7页
            1.1.2.2 栽培管理第7-8页
            1.1.2.3 小麦种植品种第8页
        1.1.3 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技术第8-9页
        1.1.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第9-10页
            1.1.4.1 农业防治第9页
            1.1.4.2 生物防治第9-10页
            1.1.4.3 化学防治第10页
    1.2 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第10-14页
        1.2.1 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第11-12页
        1.2.2 发病影响因素第12页
            1.2.2.1 气象条件第12页
            1.2.2.2 病菌菌源数量第12页
            1.2.2.3 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第12页
        1.2.3 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技术第12-13页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第13-14页
            1.2.4.1 选用抗耐病品种第13页
            1.2.4.2 农业与化学防治第13-14页
            1.2.4.3 生物防治第14页
    1.3 阜宁地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第14-16页
        1.3.1 土壤肥力普遍偏低第15页
        1.3.2 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抗耐病性较弱第15页
        1.3.3 小麦播种量偏大,播种质量不高第15-16页
        1.3.4 小麦肥水运筹不够科学第16页
        1.3.5 气候因素造成病害发生严重第16页
        1.3.6 化学防治质量不够高第16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2.1 材料第18-19页
        2.1.1 供试菌株第18页
        2.1.2 供试杀菌剂第18页
        2.1.3 供试小麦品种第18页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8-19页
    2.2 病害调查和收集第19页
    2.3 病菌分离和培养第19页
        2.3.1 赤霉病病原菌分离前的准备第19页
        2.3.2 赤霉病病原菌分离材料的选择第19页
        2.3.3 赤霉病病原菌的培养方法第19页
    2.4 两种病原菌实验室抗性鉴定第19-21页
        2.4.1 接种方法第19-20页
            2.4.1.1 白粉病接种方法第19-20页
            2.4.1.2 赤霉病接种方法第20页
        2.4.2 杀菌剂抑菌率实验室测定第20-21页
    2.5 两种病害的病情分级标准及相对抗性计算方法第21页
    2.6 两种病害田间化学防治药效试验第21-23页
        2.6.1 两种病害田间防治试验设计第21-22页
        2.6.2 两种病害田间防治试验调查方法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1页
    3.1 近几年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第23-25页
        3.1.1 阜宁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第23-24页
        3.1.2 阜宁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第24-25页
    3.2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第25-26页
        3.2.1 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鉴定第25-26页
        3.2.2 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第26页
    3.3 杀菌剂抑菌率的实验室测定第26-29页
        3.3.1 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抑菌测定第26-27页
        3.3.2 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测定第27-28页
        3.3.3 药剂组合对小麦白粉病的抑菌测定第28页
        3.3.4 药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测定第28-29页
    3.4 两种病害田间喷雾防治药效第29-31页
        3.4.1 小麦白粉病田间化学防治效果第29-30页
        3.4.2 小麦赤霉病田间化学防治效果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5页
    4.1 适合阜宁地区的小麦抗病品种第31页
    4.2 对小麦两种病害有抑菌作用的抑菌剂及组合第31-32页
    4.3 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两种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第32-33页
    4.4 小结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和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引起小麦药害的研究
下一篇:方强农场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概况及防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