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2.1 过程教学法 | 第11-15页 |
2.1.1 过程教学法的含义 | 第11页 |
2.1.2 过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2.1.3 过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 第12-13页 |
2.1.4 过程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2.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2 英语写作教学法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3.1 交际理论 | 第17页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3.3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8-20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0-22页 |
4.3.1 问卷调查表 | 第20-21页 |
4.3.2 写作测试卷 | 第21-22页 |
4.4 研究过程 | 第22-23页 |
4.5 过程教学法教学实验案例 | 第23-28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8-40页 |
5.1 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分析与讨论 | 第28-37页 |
5.1.1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写作兴趣前测 | 第29-33页 |
5.1.2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写作兴趣前后测对比 | 第33-37页 |
5.2 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分析与讨论 | 第37-40页 |
5.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写作成绩 | 第37-38页 |
5.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写作成绩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0-43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6.2 教学启示 | 第41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一 | 第45-47页 |
附录二 | 第47-48页 |
附录三 | 第48-49页 |
附录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