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盈利和就业的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 第12-14页 |
1.2.1 营改增 | 第12-13页 |
1.2.2 生产性服务业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0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3-28页 |
2.3 简要评述 | 第28-30页 |
3 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经营的影响机制 | 第30-34页 |
3.1 营业税的弊病和增值税的优势 | 第30页 |
3.2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30-31页 |
3.3 营改增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31-32页 |
3.4 营改增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32-34页 |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第34-51页 |
4.1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第34-38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1.2 变量选取 | 第34-36页 |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8页 |
4.2 双重差分模型的原理与优势 | 第38-39页 |
4.2.1 双重差分模型的原理 | 第38-39页 |
4.2.2 双重差分模型的优势 | 第39页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50页 |
4.3.1 模型设定 | 第39-41页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50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50-51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