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 选题主旨及意义 | 第6页 |
1.选题主旨 | 第6页 |
2.研究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6-8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研究目标 | 第8页 |
(2)研究内容 | 第8页 |
(3)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吴鲁生平概述 | 第9-12页 |
第一节 吴鲁生平及其交游 | 第9-10页 |
第二节 吴鲁的“正气”观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吴鲁的书学历史背景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尊碑抑帖”——碑学兴起对帖学的冲击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乾隆“崇赵”之风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馆阁体对科举的影响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吴鲁书风探析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吴鲁对赵孟頫的学习与吸收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吴鲁馆阁体小楷书风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吴鲁对虞世南的研究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吴鲁对颜鲁公与二王的结合与创新 | 第22-26页 |
第五节 吴鲁的书法的成就及影响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福建地区吴鲁传世碑帖一览 | 第3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