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11-18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二、区域通关一体化及进口通关时间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一) 区域通关一体化概念界定 | 第18页 |
(二) 通关一体化的改革进程回顾和发展方向 | 第18-23页 |
(三) 通关时间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三、中外海关通关模式比较及对我国海关通关模式改革的启示 | 第26-40页 |
(一) 国外海关通关模式 | 第26-33页 |
(二) 我国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进口作业程序 | 第33-35页 |
(三) 中外海关通关模式比较分析与启示 | 第35-40页 |
四、改革前后C关区主要业务特征与通关时间研究 | 第40-47页 |
(一) C关区主要自然情况 | 第40页 |
(二) 改革前后进口货物通关时间总体研究 | 第40-44页 |
(三)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前后海关进口通关时间分析 | 第44-47页 |
五、影响海关进口通关时间的因素分析 | 第47-54页 |
(一) 报关单提前申报对海关通关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二) 进口查验环节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三) 电子支付税款及汇总征税节约企业的纳税时间 | 第50-51页 |
(四) 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的影响 | 第51-53页 |
(五) 区域审单中心外转现场的跨关区验估作业对海关通关时间的影响 | 第53-54页 |
六、在缩短进口通关时间方面的改革建议 | 第54-60页 |
(一) 建立舱单预申报制度,实行提前申报 | 第54-55页 |
(二) 企业纳税环节的改革 | 第55-56页 |
(三) 科学设置进口查验率与查获率 | 第56-57页 |
(四) 密切关注并采取措施保证事中验估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 第57-58页 |
(五) 整合优化口岸管理实现大通关 | 第58-60页 |
七、结论 | 第60-62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