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碳纤维复合材料护套的设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永磁材料和转子结构第12-14页
        1.2.2 保护措施和应力分析第14-17页
        1.2.3 转子损耗和温度场第17-18页
    1.3 纤维缠绕技术的研究第18-22页
        1.3.1 纤维缠绕工艺第18-19页
        1.3.2 缠绕张力的研究第19-20页
        1.3.3 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第20-22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第22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不同张力缠绕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第24-41页
    2.1 选用的纤维与树脂第24-26页
        2.1.1 碳纤维种类第24-25页
        2.1.2 树脂种类第25-26页
    2.2 不同张力缠绕NOL环性能测试第26-32页
        2.2.1 测试仪器设备第26-27页
        2.2.2 不同张力缠绕NOL环试样制备第27-29页
        2.2.3 制备试样的测试第29-32页
    2.3 不同张力缠绕单向板性能测试第32-40页
        2.3.1 不同张力缠绕单向板试样制备第32-34页
        2.3.2 制备试样的测试第34-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大张力缠绕护套方案设计第41-62页
    3.1 弹性力学分析基础第41-45页
    3.2 大张力缠绕转子的应力分析第45-52页
        3.2.1 芯轴与永磁体的应力分析第46-49页
        3.2.2 碳纤维护套的应力分析第49-51页
        3.2.3 缠绕剩余应力分析模型第51-52页
    3.3 高速旋转转子的应力分析第52-54页
    3.4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强度准则第54-55页
    3.5 张力制度和缠绕厚度设计第55-60页
        3.5.1 不同张力缠绕剩余应力和压紧作用第55-59页
        3.5.2 护套厚度设计第59-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4章 大张力缠绕护套有限元仿真分析第62-77页
    4.1 大张力缠绕有限元模型第62-66页
        4.1.1 缠绕张力的施加第62-63页
        4.1.2 放松效应的模拟第63-65页
        4.1.3 逐层缠绕过程的实现第65-66页
    4.2 恒定张力缠绕转子有限元与理论计算对比第66-70页
        4.2.1 缠绕完成时转子应力第66-68页
        4.2.2 高速旋转时转子应力第68-70页
    4.3 等应力缠绕转子有限元与理论计算对比第70-74页
        4.3.1 缠绕完成时转子应力第70-72页
        4.3.2 高速旋转时转子应力第72-74页
    4.4 两种张力制度计算结果汇总分析第74-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大张力缠绕护套压紧力测试第77-86页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第77-78页
    5.2 碳纤维大张力缠绕成型工艺第78-81页
        5.2.1 数控缠绕设备简介第78-80页
        5.2.2 工艺控制关键第80-81页
    5.3 大张力缠绕压紧力的测试第81-84页
        5.3.1 测试应变片布置方案第81页
        5.3.2 测试过程第81-84页
    5.4 实验结果第84-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碳纤维护套过盈方案分析第86-99页
    6.1 过盈配合转子的应力分析第87-90页
        6.1.1 芯轴与永磁体的应力分析第87-88页
        6.1.2 碳纤维护套的应力分析第88-90页
    6.2 护套厚度及过盈量对转子应力的影响第90-91页
    6.3 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对比第91-97页
        6.3.1 静态时转子应力分析第92-94页
        6.3.2 高速旋转时转子应力分析第94-97页
    6.4 过盈护套转子样件的制备第97-98页
    6.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99-101页
    7.1 总结第99-100页
    7.2 展望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级孔结构的钴—氮—碳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MoO2@C复合微球的构筑及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