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1.1 收集与保存 | 第10-11页 |
1.1.2 鉴定与评价 | 第11-13页 |
1.1.3 共享利用 | 第13-14页 |
1.2 广西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进展 | 第14-16页 |
1.2.1 广西茶树种质资源概况 | 第14页 |
1.2.2 广西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柳州茶树资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6页 |
1.3.2 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优良单株的筛选 | 第17-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1 优良单株筛选与农艺性状观察 | 第17页 |
2.2.2 生化成分分析 | 第17-18页 |
2.2.3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3页 |
2.3.1 2014~2015年初选单株的生化成分分析 | 第18-28页 |
2.3.2 优良单株的第二次筛选 | 第28-33页 |
第3章 柳州九万山群体种试制产品品质研究 | 第33-38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3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1 样品试制 | 第33页 |
3.2.2 感官品质评定 | 第33-34页 |
3.2.3 生化成分检测 | 第34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3.1 试制绿茶品质分析 | 第34-35页 |
3.3.2 试制红茶品质分析 | 第35-37页 |
3.3.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4.1 结论 | 第38页 |
4.2 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