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2.1 隧道岩爆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隧道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3 岩爆风险评估技术方面的研究 | 第15-2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1-25页 |
1.4.1 总体思路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第2章 隧道岩爆事故统计及评估参数获取分析 | 第25-40页 |
2.1 部分岩爆事故案例统计 | 第25-30页 |
2.2 部分岩爆实例参数统计 | 第30-34页 |
2.3 岩爆的理论判据及参数获取 | 第34-39页 |
2.3.1 岩爆的理论判据 | 第34-35页 |
2.3.2 岩爆相关指标的获取与测定 | 第35-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隧道岩爆风险评估概述 | 第40-52页 |
3.1 隧道总体风险评估一般要求 | 第40-41页 |
3.2 隧道风险评估一般流程 | 第41-46页 |
3.2.1 风险源辨识 | 第43-45页 |
3.2.2 风险损失分析 | 第45-46页 |
3.2.3 风险估测 | 第46页 |
3.3 隧道岩爆专项风险评估的一般要求 | 第46-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隧道岩爆定性风险评估研究 | 第52-82页 |
4.1 岩爆风险与各因素关系 | 第52-53页 |
4.2 指标体系打分法评估岩爆风险可能性 | 第53-56页 |
4.3 属性数学理论法评估岩爆风险可能性 | 第56-62页 |
4.4 岩爆严重性程度分析 | 第62-65页 |
4.5 岩爆风险专项评价 | 第65-66页 |
4.6 案例应用验证 | 第66-81页 |
4.6.1 二郎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66-75页 |
4.6.2 二郎山隧道岩爆定性风险评估 | 第75-81页 |
4.7 小结 | 第81-82页 |
第5章 隧道岩爆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 第82-108页 |
5.1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岩爆风险评估 | 第82-90页 |
5.1.1 贝叶斯理论 | 第82-83页 |
5.1.2 贝叶斯后验概率法 | 第83页 |
5.1.3 基于后验概率的直接推断理论 | 第83-86页 |
5.1.4 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岩爆风险可能性评估 | 第86-88页 |
5.1.5 对比验证 | 第88-90页 |
5.2 岩爆风险严重性程度 | 第90-94页 |
5.3 岩爆风险评价 | 第94页 |
5.4 案例应用验证 | 第94-104页 |
5.4.1 米仓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94-102页 |
5.4.5 米仓山隧道岩爆定量风险评估 | 第102-104页 |
5.5 隧道岩爆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 第104-107页 |
5.5.1 风险管理模型研究 | 第104-105页 |
5.5.2 岩爆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 第105-107页 |
5.6 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结论 | 第108-109页 |
展望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