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取向研究--基于对太谷县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

摘要第7-8页
一、绪论第8-15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3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9-10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3、研究现状述评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3-14页
        1、问卷调查法第13-14页
        2、走访调查法第14页
        3、文献法第14页
    (四) 论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二、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21页
    (一) 概念界定第15-19页
        1、新时代第15-16页
        2、新型职业农民第16-17页
        3、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第17-18页
        4、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8-19页
    (二) 相关理论第19-21页
        1、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变迁第19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第19-20页
        3、我国领导人的相关论述第20-21页
三、太谷县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1-34页
    (一) 太谷县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现状调查第21-23页
        1、调查对象第21-22页
        2、调查设计第22页
        3、调查结果第22-23页
    (二) 太谷县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的总体认识第23-25页
        1、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第24页
        2、一元到多元的发展第24-25页
    (三) 太谷县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的积极表现第25-30页
        1、自主开放意识深化第25-26页
        2、婚姻生育趋于理性第26-28页
        3、消费娱乐逐渐合理第28-29页
        4、教育知识观念增强第29-30页
    (四) 太谷县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的消极表现第30-34页
        1、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第30-32页
        2、伦理道德观念蜕变第32-34页
四、新型职业农民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第34-38页
    (一) 宏观层面第34-36页
        1、互联网信息化的双重影响第34-35页
        2、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第35-36页
    (二) 中观层面第36-37页
        1、国家对农扶持政策助推作用第36页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滞后第36-37页
    (三) 微观层面第37-38页
        1、农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第37-38页
        2、农民传统烙印依然存在第38页
五、新型职业农民合理价值取向的引导途径第38-43页
    (一) 政府强化组织和推动作用第39-40页
        1、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教育引导第39页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第39页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第39-40页
        4、用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第40页
    (二) 大众传媒提升宣传导向作用第40页
        1、加大宣传力度第40页
        2、净化传媒环境第40页
    (三) 企事业单位增强文化辐射作用第40-41页
    (四) 党员和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第41-42页
        1、基层党员强化责任意识,发挥示范作用第41页
        2、基层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发挥带头作用第41-42页
    (五) 农民自身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第42-43页
        1、躬身践行第42页
        2、志存高远第42页
        3、反省自我第42-43页
六、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Abstract第47-48页
附录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农村妇女精神生活研究--以山西阳城县为例
下一篇:高校信息化背景下的碎片化服务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