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项目风险评价理论概述 | 第21-31页 |
2.1 饮水工程概念及特点 | 第21-22页 |
2.1.1 饮水工程概念 | 第21-22页 |
2.1.2 饮水工程特点 | 第22页 |
2.2 PPP模式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PPP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 第22-24页 |
2.2.2 PPP模式风险主体 | 第24页 |
2.2.3 PPP模式风险特点 | 第24-25页 |
2.3 风险评价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3.1 风险评价概念 | 第25-26页 |
2.3.2 风险管理流程 | 第26-28页 |
2.3.3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8-29页 |
2.3.4 层次分析法 | 第29页 |
2.3.5 模糊数学理论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我国饮水工程项目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36页 |
3.1 我国饮水工程项目发展现状 | 第31页 |
3.2 我国饮水工程项目存在问题 | 第31-32页 |
3.2.1 水源水质不达标 | 第31-32页 |
3.2.2 管理水平低 | 第32页 |
3.2.3 财政投入仍显不足 | 第32页 |
3.2.4 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32页 |
3.3 饮水工程项目PPP模式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32-35页 |
3.3.1 饮水工程项目PPP模式必要性分析 | 第32-33页 |
3.3.2 饮水工程项目PPP模式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3.3.3 饮水工程项目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饮水工程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 | 第36-50页 |
4.1 饮水工程PPP项目风险识别 | 第36-39页 |
4.1.1 风险识别依据 | 第36-37页 |
4.1.2 风险识别流程 | 第37-38页 |
4.1.3 风险识别清单 | 第38-39页 |
4.2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4页 |
4.2.1 建立原则 | 第39-40页 |
4.2.2 构建方法 | 第40-41页 |
4.2.3 饮水工程PPP项目风险体系 | 第41-44页 |
4.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44-49页 |
4.3.1 确定风险指标权重 | 第44-46页 |
4.3.2 项目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50-66页 |
5.1 NM饮水工程PPP项目基本概况 | 第50-51页 |
5.1.1 项目背景 | 第50页 |
5.1.2 项目建设内容 | 第50页 |
5.1.3 项目运作方式 | 第50页 |
5.1.4 项目回报机制 | 第50-51页 |
5.2 NM饮水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应用 | 第51-64页 |
5.2.1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 | 第51页 |
5.2.2 项目风险评价权重 | 第51-61页 |
5.2.3 项目风险综合评价 | 第61-64页 |
5.3 项目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