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生存意义及所有权对个体反馈性负波的影响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4-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3页
    2.1 自我偏好加工第16-17页
    2.2 所有权范式及其在自我的应用第17-19页
        2.2.1 所有权相关研究第17-18页
        2.2.2 反馈性负波与内侧前额叶第18-19页
    2.3 自我与生存第19-20页
    2.4 自我与母亲第20-21页
    2.5 自我与奖赏第21-23页
3 问题提出第23-25页
4 实验一:生存意义高低对个体反馈性负波的影响第25-33页
    4.1 实验假设第25页
    4.2 实验方法第25-28页
        4.2.1 被试选取第25页
        4.2.2 实验材料第25-26页
        4.2.3 实验设计第26页
        4.2.4 实验程序第26-27页
        4.2.5 EEG数据采集及分析第27-28页
    4.3 实验结果第28-31页
    4.4 讨论第31-33页
5 实验二:生存意义高低对个体母亲反馈性负波的影响第33-39页
    5.1 实验假设第33页
    5.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5.2.1 被试选取第33页
        5.2.2 实验材料第33-34页
        5.2.3 实验设计第34页
        5.2.4 实验程序第34-35页
        5.2.5 EEG数据采集及分析第35页
    5.3 实验结果第35-38页
    5.4 讨论第38-39页
6 总讨论第39-44页
    6.1 自我、奖赏与前部扣带回第39-41页
    6.2 前部扣带回与皮层下组织第41-43页
    6.3 P200波与前部扣带回第43-44页
7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附录 求生背景下物品生存意义评定量表第51-52页
攻研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心任务与实验任务的相似性对无意识思维加工结果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以中信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