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三花”中的阶级性表现 | 第15-21页 |
(一)无产阶级:革命高于一切 | 第15-18页 |
(二)地主阶级:自我利益胜于一切 | 第18-21页 |
二、“三花”中人性表现 | 第21-28页 |
(一)革命者爱情生活的多样化描写 | 第21-23页 |
(二)正面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展现 | 第23-28页 |
三、“三花”中阶级性和人性表现的矛盾性 | 第28-44页 |
(一)矛盾性的内容 | 第28-34页 |
1.革命性表现不充分 | 第28-30页 |
2.人性表现不彻底 | 第30-31页 |
3.革命性与人性的纠结 | 第31-34页 |
(二)矛盾性的原因 | 第34-38页 |
1.“十七年”文艺政策和时代要求 | 第34-36页 |
2.时代主流意识下作者的个人追求 | 第36-38页 |
(三)矛盾性的效果 | 第38-44页 |
1.阶级性桎梏中的人性光辉 | 第38-41页 |
2.是“香花”而非“毒草”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