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氨基、羧基的保护及脱保护方法 | 第12-14页 |
1.2.1 氨基的保护及脱保护 | 第12-13页 |
1.2.2 羧基的保护及脱保护 | 第13-14页 |
1.3 培南类抗生素中氨基、羧基的保护及脱保护方法 | 第14-15页 |
1.4 美罗培南抗生素的合成 | 第15-21页 |
1.4.1 培南类抗生素的发展 | 第15-18页 |
1.4.2 美罗培南简介 | 第18-19页 |
1.4.3 美罗培南的合成方法 | 第19-21页 |
1.5 催化加氢脱苄基/苄氧羰基合成美罗培南的工艺路线 | 第21-22页 |
1.6 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1.6.1 立论依据 | 第22-2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1 药品和仪器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催化剂制备 | 第26页 |
2.2.2 催化加氢反应 | 第26-27页 |
2.2.3 提纯方法 | 第27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28页 |
2.3.1 比表面及孔结构测定 | 第27页 |
2.3.2 XRD物相表征 | 第27页 |
2.3.3 TEM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8-37页 |
3.1 美罗培南分析及收率确定 | 第28-34页 |
3.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8-33页 |
3.1.2 称重法 | 第33-34页 |
3.2 原料分析及转化率确定 | 第34-36页 |
3.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34-35页 |
3.2.2 薄层层析法(TLC)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选择性氢化苄基/苄氧羰基研究 | 第37-49页 |
4.1 反应历程探索 | 第38-41页 |
4.2 有机碱的影响 | 第41-44页 |
4.2.1 有机碱种类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有机碱与催化剂吸附顺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第44-48页 |
4.3.1 碱金属助剂 | 第44-45页 |
4.3.2 双金属催化剂 | 第45-47页 |
4.3.3 催化剂载体改性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溶剂效应对选择性脱羰过程的影响 | 第49-61页 |
5.1 溶剂化作用 | 第49-51页 |
5.1.1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49-50页 |
5.1.2 溶剂极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 离子液体 | 第51-54页 |
5.2.1 离子液体添加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2 离子液体种类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 混合溶剂 | 第54-60页 |
5.3.1 混合溶剂——THF添加量的影响 | 第55页 |
5.3.2 混合溶剂——H_2O添加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3 混合溶剂组成的影响 | 第56-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钯炭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61-68页 |
6.1 活性炭种类对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6.2 炭载钯催化剂表征 | 第63-6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69页 |
7.3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