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白藜芦醇衍生物抗炎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 炎症第11-15页
        1.1 炎症简介第11页
        1.2 常用体外炎症模型第11页
        1.3 炎症通路第11-14页
        1.4 炎症介质第14-15页
    2 白藜芦醇及其生物活性第15-18页
        2.1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活性第15-16页
        2.2 白藜芦醇的抗衰老活性第16页
        2.3 白藜芦醇的抗炎活性第16-17页
        2.4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活性第17页
        2.5 白藜芦醇的抗心血管疾病活性第17页
        2.6 白藜芦醇对神经保护的活性第17-18页
        2.7 白藜芦醇的其他生物活性第18页
    3 白藜芦醇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第18-20页
        3.1 甲基化衍生物第18-19页
        3.2 羟基类似物第19-20页
        3.3 酯类衍生物第20页
    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0-22页
        4.1 研究目的第20页
        4.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的建立第22-29页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2-23页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2-23页
        1.2 实验仪器第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2.1 RAW264.7细胞复苏第23-24页
        2.2 RAW264.7细胞传代培养第24页
        2.3 RAW264.7细胞冻存第24页
        2.4 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第24页
        2.5 细胞总RNA提取及浓度测定第24-25页
        2.6 逆转录及RT-PCR第25-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三种白藜芦醇衍生物抗炎作用的比较第29-35页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9-30页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9-30页
        1.2 实验仪器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1 RAW264.7细胞的培养第30页
        2.2 确定三种化合物的试用浓度第30-31页
        2.3 结晶紫染色法第31页
        2.4 三种化合物对炎症因子作用的比较第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34页
        3.1 三种化合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1-33页
        3.2 三种化合物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抗炎机制分析第35-48页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第35-36页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35-36页
        1.2 实验仪器第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39页
        2.1 RAW264.7细胞的培养第36-37页
        2.2 NO含量的测定第37页
        2.3 PGE2含量的测定第37-38页
        2.4 Western Blotting第38-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3.1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对MCP-1、IL-6、IL-1和TNF-表达的影响第39-40页
        3.2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对NO释放和iNOS、eNOS表达的影响第40-41页
        3.3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对PGE2释放和COX-1、COX-2及mPGEs-1表达的影响第41-42页
        3.4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对AP-1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2-44页
        3.5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对MAPKs通路激活的影响第44-46页
        3.6 紫檀茋和白藜芦醇-4'-甲醚对NF-kB通路激活的影响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全文总结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货黄金价格对黄金类股票的影响
下一篇: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