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板料冲压成形概述 | 第14-18页 |
1.2.1 拉深变形简介 | 第14-15页 |
1.2.2 拉深成形应力应变分析 | 第15-17页 |
1.2.3 厚向异性指数对圆筒类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 拉深破裂、起皱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3.1 拉深破裂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 第18-19页 |
1.3.2 拉深破裂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拉深起皱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 第20-21页 |
1.3.4 拉深起皱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4 数值模拟技术在薄板冲压成形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现实意义 | 第23-26页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热轧酸洗板组织和性能研究 | 第26-34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3 组织性能检测与分析 | 第26-32页 |
2.3.1 硬度测试 | 第26-27页 |
2.3.2 金相组织 | 第27-30页 |
2.3.3 室温拉伸试验 | 第30-32页 |
2.4 提高热轧酸洗板力学性能的方法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压缩机下盖成形分析 | 第34-50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下盖零件成形模型的构建 | 第34-38页 |
3.2.1 实体建模 | 第34-35页 |
3.2.2 下盖成形的模型的构建 | 第35-36页 |
3.2.3 冰箱压缩机下盖工艺模型 | 第36-37页 |
3.2.4 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 厚向异性指数r对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 厚度变化对下盖凸耳和开裂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1 板料厚度修改原理 | 第41-42页 |
3.4.2 厚度均匀变化板料仿真实验 | 第42-43页 |
3.5 工艺参数对下盖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3-49页 |
3.5.1 模具间隙对圆筒件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2 压边力对下盖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3 摩擦系数对下盖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3.5.4 凹模圆角对下盖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压缩机下盖成形工艺的改进 | 第50-5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下盖零件排样优化 | 第50-53页 |
4.3 排样方案的实验验证 | 第53-54页 |
4.4 下盖零件模具结构的改进 | 第54-57页 |
4.4.1 压边圈的常见形式 | 第54页 |
4.4.2 压边圈结构的改进 | 第54-55页 |
4.4.3 锥形压边圈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模具刚度强度分析 | 第58-68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问题描述 | 第58-59页 |
5.3 软件介绍和理论基础 | 第59-61页 |
5.3.1 NX Nastran简介 | 第59-60页 |
5.3.2 面接触介绍 | 第60页 |
5.3.3 刚度、强度分析理论 | 第60-61页 |
5.4 仿真分析步骤 | 第61-63页 |
5.4.1 坯料形状的确定 | 第61-62页 |
5.4.2 NX Nastran前处理 | 第62-63页 |
5.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6 锥形压边圈模具结构 | 第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