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作物干旱胁迫与基因调控 | 第12-15页 |
1.2 植物油脂代谢 | 第15-19页 |
1.3 甘蓝型油菜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2 甘蓝型油菜LEA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 第22-43页 |
2.1 数据库与软件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2页 |
2.4 讨论 | 第42-43页 |
3 甘蓝型油菜VOC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 第43-59页 |
3.1 数据库与软件 | 第4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7页 |
3.4 讨论 | 第57-59页 |
4 LEA与VOC转基因拟南芥含油量与抗旱性分析 | 第59-81页 |
4.1 材料 | 第59-6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2-79页 |
4.4 讨论 | 第79-81页 |
5 转基因拟南芥转录组学分析 | 第81-108页 |
5.1 材料 | 第81-8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82-8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3-107页 |
5.4 讨论 | 第107-108页 |
6 LEA与VOC转基因甘蓝型油菜抗旱性与油脂分析 | 第108-121页 |
6.1 材料 | 第108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108-112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112-119页 |
6.4 讨论 | 第119-121页 |
7 甘蓝型油菜转基因与杂交后代光合速率以及ROS系统分析 | 第121-125页 |
7.1 材料 | 第121页 |
7.2 实验方法 | 第121页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121-124页 |
7.4 讨论 | 第124-125页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9页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25-127页 |
8.2 展望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41-142页 |
附录2 本文中的附表 | 第142-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