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学者对消费与认同关系的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学者对消费与认同关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农民工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的研究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新生代农民工 | 第14-15页 |
·消费方式 | 第15页 |
·身份认同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 | 第18-25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人口特征:年龄小,受教育程度高,未婚比例高 | 第18页 |
·务农经历比较少 | 第18-19页 |
·对城市生活认同度高 | 第19页 |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服饰消费方面 | 第20-21页 |
·饮食消费方面 | 第21-22页 |
·住房消费方面 | 第22页 |
·出行交通消费方面 | 第22-23页 |
·休闲娱乐消费方面 | 第23-25页 |
3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 | 第25-36页 |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炫耀示差:弱化农民身份认同 | 第25-27页 |
·模仿趋同:获得外在市民身份认同 | 第27-29页 |
·素质内化:加强内在市民身份认同 | 第29-30页 |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30-36页 |
·资源性认同框架:经济的独立和相对较轻的家庭负担 | 第30-31页 |
·诱导性认同框架:城市时尚氛围和传媒广告的影响 | 第31-33页 |
·示范性认同框架:城市青年的示范作用 | 第33-34页 |
·成就性认同框架:展现个人成功的欲求 | 第34-36页 |
4 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身份认同的现实因素 | 第36-39页 |
·经济因素:收入水平较低 | 第36-37页 |
·制度因素: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7页 |
·社会关系因素: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 | 第37-39页 |
5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对策 | 第39-42页 |
·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就业 | 第39-40页 |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风险 | 第40-41页 |
·发挥社区引导功能,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 | 第41-42页 |
6 结论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A | 第48-50页 |
附录B | 第50-51页 |
附录C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