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21页 |
1.1.1 国内外城市再生水利用现状 | 第15-18页 |
1.1.2 城市再生水潜在健康风险研究 | 第18-20页 |
1.1.3 生物组学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中污染物解析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25-28页 |
2.2.1 采样时间与采样点 | 第25-27页 |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7页 |
2.2.3 水样检测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2.3.1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中微量元素分析 | 第29-30页 |
2.3.3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中SVOCs检测 | 第30-32页 |
2.3.4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中新型N-DBPs检测 | 第32页 |
2.4 小结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的复合毒性解析 | 第35-59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3.2.2 小鼠染毒实验 | 第36页 |
3.2.3 小鼠实验样品制备 | 第36-37页 |
3.2.4 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测分析 | 第37页 |
3.2.5 肝脏氧化损伤检测分析 | 第37-41页 |
3.2.6 小鼠血清代谢组检测分析 | 第41页 |
3.2.7 小鼠肝脏转录组检测分析 | 第41页 |
3.2.8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8页 |
3.3.1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对终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对小鼠肝肾组织病理学影响 | 第43-45页 |
3.3.3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 | 第45-49页 |
3.3.4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对小鼠代谢轮廓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 第49-55页 |
3.3.5 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对小鼠肝脏转录组的影响 | 第55-58页 |
3.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再生水中新型消毒副产物-卤代乙酰胺代谢组毒性效应研究 | 第59-71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4.2.2 卤代乙酰胺小鼠染毒实验 | 第60页 |
4.2.3 生物样品制备 | 第60页 |
4.2.4 卤代乙酰胺染毒小鼠肝脏氧化损伤指标测定 | 第60-61页 |
4.2.5 卤代乙酰胺染毒小鼠血清代谢组检测分析 | 第61页 |
4.2.6 统计分析 | 第6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4.3.1 卤代乙酰胺对小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61页 |
4.3.2 卤代乙酰胺对小鼠肝脏的氧化损伤 | 第61-64页 |
4.3.3 卤代乙酰胺对小鼠代谢轮廓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 第64-69页 |
4.4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71-7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