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8页 |
| ·目前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 第8-10页 |
|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第9页 |
| ·弹塑性位移反应简化计算方法 | 第9页 |
| ·静力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 | 第9页 |
| ·基于位移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法(Pushover Analysis) | 第9-10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2页 |
| ·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优点 | 第11页 |
| ·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缺点 | 第11-12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在多层排架结构中的应用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2 多层排架结构力学模型 | 第14-31页 |
| ·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分析模型 | 第14-15页 |
| ·层模型 | 第14-15页 |
| ·杆系模型 | 第15页 |
| ·杆系-层模型 | 第15页 |
| ·分布质量离散为集中质点 | 第15-17页 |
| ·本文采用的多层排架结构简化模型 | 第17-18页 |
| ·多层排架结构各个单元刚度分析 | 第18-22页 |
| ·杆单元转角位移方程 | 第18-19页 |
| ·杆单元刚度矩阵 | 第19-20页 |
| ·弹簧单元刚度矩阵 | 第20-22页 |
| ·多层排架结构整体刚度矩阵 | 第22-28页 |
| ·多层排架结构单元编码和广义位移编码 | 第22-23页 |
| ·单层单跨排架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组建 | 第23-27页 |
| ·多层排架结构的侧移刚度矩阵 | 第27-28页 |
| ·多层排架结构内力计算 | 第28-29页 |
| ·广义位移计算 | 第28页 |
| ·水平位移计算 | 第28页 |
| ·多层排架柱各杆件及弹簧内力计算 | 第28-29页 |
|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计算 | 第29-30页 |
| ·质量矩阵计算 | 第29页 |
| ·阻尼矩阵计算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31-45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 ·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31-32页 |
| ·目标位移 | 第32-42页 |
| ·目标位移的计算步骤 | 第32-33页 |
| ·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单自由度体系 | 第33-34页 |
| ·几种常用的求目标位移的方法 | 第34-42页 |
| ·侧向加载方式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多层排架工业厂房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45-58页 |
| ·Wilson-θ数值计算法 | 第45-47页 |
| ·本文采用的目标位移求法 | 第47-54页 |
| ·单自由度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恢复力曲线 | 第47-50页 |
|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恢复力曲线拐点处理 | 第50-52页 |
| ·静力推覆中结构构件恢复力曲线 | 第52-54页 |
| ·本文采用的侧向加载方式 | 第54-55页 |
| ·MATLAB简介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8-78页 |
| ·多层排架结构工程实例 | 第58-72页 |
| ·模型简化与建立 | 第58-59页 |
| ·设计参数 | 第59-61页 |
| ·计算过程 | 第61页 |
| ·结果分析 | 第61-72页 |
| ·多层框架结构工程实例 | 第72-76页 |
| ·与多层排架结构相仿的框架结构模型简化和建立 | 第72-73页 |
| ·与多层排架结构相仿的框架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 ·多层排架结构与框架结构性能比较 | 第76-78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