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9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双光子吸收的研究进展 | 第8-18页 |
1.2.1 双光子吸收的机理 | 第8-10页 |
1.2.2 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3 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应用 | 第15-18页 |
1.3 1,8-萘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1.3.1 1,8-萘啶的基本结构 | 第18页 |
1.3.2 1,8-萘啶类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 第18-25页 |
1.3.3 1,8-萘啶类衍生物的应用 | 第25-27页 |
1.4 本课题的选择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9-43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9-30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0-39页 |
2.2.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及合成路线 | 第30-34页 |
2.2.2 目标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方法 | 第34-39页 |
2.2.3 化合物PMMA膜的制备 | 第39页 |
2.3 结构表征 | 第39-40页 |
2.4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 第40页 |
2.5 单光子荧光光谱测定 | 第40页 |
2.6 双光子吸收的测定 | 第40-42页 |
2.6.1 双光子激发荧光光谱 | 第40-41页 |
2.6.2 光信息存储 | 第41-42页 |
2.7 化合物分子的理论计算条件 | 第42-43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3-77页 |
3.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3-51页 |
3.1.1 元素分析 | 第43-44页 |
3.1.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第44页 |
3.1.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7页 |
3.1.4 质谱分析 | 第47-49页 |
3.1.5 核磁共振分析 | 第49-51页 |
3.2 克脑文格尔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51-56页 |
3.2.1 溶剂对产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2 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3.2.4 缩合剂的选择 | 第55-56页 |
3.3 2-甲基-1,8-萘啶类衍生物的线性吸收光谱 | 第56-65页 |
3.4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荧光性质 | 第65-72页 |
3.4.1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荧光光谱 | 第66-68页 |
3.4.2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单光子荧光量子产率 | 第68-70页 |
3.4.3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荧光寿命 | 第70-72页 |
3.5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研究 | 第72-74页 |
3.5.1 薄膜的双光子激发荧光光谱 | 第72-74页 |
3.5.2 2-甲基-1,8-萘啶衍生物PMMA膜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 第74页 |
3.6 双光子存储性能 | 第74-77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4.1 总结 | 第77-78页 |
4.2 创新点 | 第78页 |
4.3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附图 | 第90-102页 |
硕士期间发表、接受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