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7页
    1.1 前言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7页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试验第17-19页
    2.1 前言第17页
    2.2 乳化沥青制备及技术指标第17-18页
    2.3 机制砂试验研究第18-19页
第三章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路用性能研究第19-39页
    3.1 前言第19页
    3.2 MCLEOD理论法确定乳化沥青和机制砂的理论洒布量第19-21页
        3.2.1 机制砂洒布量计算步骤第19页
        3.2.2 乳化沥青洒布量计算第19-21页
    3.3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粘结性能研究第21-26页
        3.3.1 脱石率试验第21-22页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3.3.3 结论第26页
    3.4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抗滑性能研究第26-31页
        3.4.1 主要试验原料及仪器第26页
        3.4.2 试验过程第26-30页
        3.4.3 试验结果分析第30-31页
        3.4.4 结论第31页
    3.5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抗渗性能研究第31-39页
        3.5.1 抗渗性能试验第31-32页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2-36页
        3.5.3 结论第36-39页
第四章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作为下封层的抗剪性能研究第39-47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乳化沥青砂封层设计第39页
    4.3 试件制备及试验过程第39-42页
        4.3.1 乳化沥青砂封层复合试件制备第39-40页
        4.3.2 抗剪试验设备第40-41页
        4.3.3 抗剪试验方案第41页
        4.3.4 抗剪试验理论基础第41页
        4.3.5 抗剪试验步骤第41-42页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4.1 试验结果第42-43页
        4.4.2 试验结果分析第43-45页
    4.5 结论第45-47页
第五章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配合比设计第47-49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有关配合比设计总结第47页
    5.3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配合比设计第47-49页
第六章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防裂效果有限元分析第49-59页
    6.1 前言第49页
    6.2 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9-53页
        6.2.1 路面结构和参数第49页
        6.2.2 基本假设第49页
        6.2.3 行车载荷下裂缝尖端应力计算第49-51页
        6.2.4 温度场作用下的裂纹尖端应力第51-52页
        6.2.5 温度荷载对含多裂纹沥青道路影响第52-53页
    6.3 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第53-57页
        6.3.1 J积分理论第54页
        6.3.2 J积分的性质第54页
        6.3.3 二维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结果第54-55页
        6.3.4 三维模型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第55-57页
        6.3.5 防裂效果分析第57页
    6.4 结论第57-59页
第七章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试验路施工第59-63页
    7.1 前言第59页
    7.2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技术施工条件第59-60页
    7.3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技术施工方案第60-61页
    7.4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施工工艺第61页
    7.5 高黏乳化沥砂封层施工注意事项第61-62页
    7.6 试验路道路状况跟踪调查第62页
    7.7 结论第62-63页
第八章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技术效果评价第63-73页
    8.1 前言第63页
    8.2 试验对比评价法第63-71页
        8.2.1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技术现场测试方案第63-64页
        8.2.2 试验数据及分析第64-71页
    8.3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主要路用性能和经济性评价第71-73页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第73-75页
    9.1 主要结论第73-74页
        9.1.1 路用性能主要结论第73页
        9.1.2 力学性能主要结论第73页
        9.1.3 数值模拟主要结论第73-74页
    9.2 建议第74-75页
附图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作者简介第8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明专利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烯烃/电纺尼龙66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结晶、界面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石油套管电磁感应加热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