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清单 | 第9-10页 |
| 表清单 | 第10-11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技术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 ·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技术现状 | 第12-13页 |
| ·网壳结构缺陷分析技术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稳定分析理论 | 第16-33页 |
| ·稳定分析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 ·稳定的定义 | 第16页 |
| ·稳定的分类 | 第16-17页 |
| ·失稳的特征 | 第17-18页 |
| ·失稳模态 | 第18页 |
| ·线性稳定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18-19页 |
|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18-19页 |
| ·特征值屈曲分析的步骤 | 第19页 |
| ·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19-30页 |
| ·几何非线性 | 第20-21页 |
| ·材料非线性 | 第21-24页 |
| ·塑性使用准则 | 第24-25页 |
| ·收敛准则 | 第25页 |
| ·加载卸载准则 | 第25-26页 |
| ·非线性稳定性的全过程分析方法 | 第26-30页 |
| ·弧长法的使用 | 第30页 |
| ·缺陷稳定分析 | 第30-33页 |
| ·缺陷的定义 | 第30-31页 |
| ·缺陷的分类 | 第31-32页 |
| ·初始几何缺陷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参数分析方案及程序开发 | 第33-45页 |
| ·参数分析方案 | 第33-35页 |
| ·跨度和矢跨比 | 第33-34页 |
| ·杆件的截面尺寸 | 第34页 |
| ·荷载参数与支承条件 | 第34页 |
| ·初始几何缺陷 | 第34-35页 |
| ·非线性 | 第35页 |
| ·程序开发 | 第35-41页 |
| ·自动建模程序 | 第36-37页 |
| ·自动计算程序 | 第37页 |
| ·自动控制程序 | 第37-40页 |
| ·自动输出程序 | 第40-41页 |
| ·计算实例 | 第41-44页 |
| ·实例1(智能程序检测实例) | 第41-42页 |
| ·实例2(随机缺陷法计算过程实例)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具有随机缺陷的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参数化分析 | 第45-77页 |
| ·具有随机缺陷的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参数化分析 | 第45-70页 |
| ·大规模参数化分析与设计临界荷载 | 第45-46页 |
| ·缺陷影响系数 | 第46-49页 |
| ·跨度对随机缺陷法设计临界荷载的影响 | 第49-54页 |
| ·矢跨比对随机缺陷法设计临界荷载的影响 | 第54-59页 |
| ·截面尺寸对随机缺陷法设计临界荷载的影响 | 第59-64页 |
| ·缺陷最大值对随机缺陷法设计临界荷载的影响 | 第64-70页 |
| ·塑性影响系数 | 第70-73页 |
| ·理想模型的塑性影响系数 | 第70-71页 |
| ·具有随机缺陷的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的塑性影响系数 | 第71-73页 |
| ·随机缺陷法的计算样本数研究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一致缺陷模态法的可靠性研究 | 第77-91页 |
| ·一致缺陷模态法的概念 | 第77-78页 |
| ·一致缺陷模态法的定义 | 第77页 |
| ·一致缺陷模态法的应用 | 第77-78页 |
| ·一致缺陷模态法计算实例 | 第78-80页 |
| ·实例1(一阶失稳与最低阶整体失稳实例) | 第78-79页 |
| ·实例2(前30 阶模态失稳实例) | 第79页 |
| ·实例3(最低阶临界荷载对应的阶数研究) | 第79-80页 |
| ·一致缺陷模态法的可靠性研究 | 第80-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1-93页 |
| ·总结 | 第91-92页 |
| ·展望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