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直流微电网保护技术 | 第10-11页 |
1.2.2 直流断路器 | 第11-15页 |
1.2.3 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15-16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1.3.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2 低压直流微电网故障特性分析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直流微电网概述 | 第18-22页 |
2.2.1 直流微电网系统结构 | 第19-20页 |
2.2.2 直流微电网的优势 | 第20-22页 |
2.3 低压直流微电网典型故障分析与仿真 | 第22-31页 |
2.3.1 极间短路故障分析 | 第22-26页 |
2.3.2 单极接地故障分析 | 第26-28页 |
2.3.3 典型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2.4 直流微电网故障与保护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针对极间短路故障的SiC JFET直流断路器设计 | 第34-5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主要功率开关器件的分析与选择 | 第34-37页 |
3.3 基于SiC JFET的新型固态直流断路器拓扑及工作原理分析 | 第37-46页 |
3.3.1 新型固态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 | 第37-38页 |
3.3.2 正常工作状态分析 | 第38页 |
3.3.3 分闸工作状态分析 | 第38-44页 |
3.3.4 复位工作状态分析 | 第44页 |
3.3.5 固态直流断路器间配合实现 | 第44-46页 |
3.4 新型固态直流断路器的仿真研究及分析 | 第46-54页 |
3.4.1 测试环境介绍 | 第46-47页 |
3.4.2 仿真模型搭建 | 第47-48页 |
3.4.3 短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3.4.4 断路器间配合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9-54页 |
3.5 新型固态直流断路器样机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3.5.1 直流断路器的样机制作 | 第54-55页 |
3.5.2 短路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3.5.3 配合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流微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58-72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 | 第58-62页 |
4.2.1 小波变换及小波分解 | 第58-60页 |
4.2.2 小波基及分解层数的选择 | 第60-62页 |
4.3 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流微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 第62-69页 |
4.3.1 直流微电网接地故障仿真模型 | 第62-64页 |
4.3.2 故障定位暂态特征量的提取 | 第64-68页 |
4.3.3 直流微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算法流程 | 第68-69页 |
4.4 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可行性验证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82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