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有关CBZ的降解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生物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物理方法 | 第11-13页 |
1.2.3 化学方法 | 第13-17页 |
1.3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 | 第17-24页 |
1.3.1 热活化 | 第18-19页 |
1.3.2 超声波活化 | 第19页 |
1.3.3 紫外光活化 | 第19-20页 |
1.3.4 金属离子活化 | 第20-21页 |
1.3.5 碱活化 | 第21-22页 |
1.3.6 活性炭活化 | 第22页 |
1.3.7 电化学活化 | 第22-24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7-33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8-30页 |
2.2.1 活性炭纤维预处理 | 第28页 |
2.2.2 CBZ储备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2.2.3 实验装置与步骤 | 第29-30页 |
2.3 测试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2.3.1 CBZ浓度的测试的方法 | 第30页 |
2.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3.3 过硫酸钠浓度的测试的方法 | 第30-31页 |
2.3.4 活性炭纤维表面性质的测定 | 第31-33页 |
3 EFP-ACF体系降解水中CBZ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7页 |
3.1 EFP-ACF体系对CBZ的氧化效率 | 第33-35页 |
3.2 EFP-ACF体系过硫酸盐利用率 | 第35页 |
3.3 EFP-ACF体系与E/Fe~(3+)/PDS体系的UV-vis光谱分析对比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EFP-ACF体系降解水中CBZ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51页 |
4.1 初始pH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37-39页 |
4.2 过硫酸盐投加量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三价铁离子投加量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电流密度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41-43页 |
4.5 温度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43-45页 |
4.6 电解质浓度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45-47页 |
4.7 不同阴离子对EFP-ACF体系降解CBZ的影响 | 第47-4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5 EFP-ACF体系反应机理研究 | 第51-61页 |
5.1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机理 | 第51-52页 |
5.2 EFP-ACF体系对活性炭纤维性质的影响 | 第52-55页 |
5.3 自由基捕获剂对CBZ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5.4 EFP-ACF降解有机物反应过程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6 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第61-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2 创新点 | 第62-6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 | 第75页 |
A.作者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