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关于设计产业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国外研究 | 第16页 |
·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页 |
·关于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 | 第17-21页 |
·产业关联的研究 | 第17-18页 |
·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关于钻石模型及其在产业关系中应用的研究 | 第21-23页 |
·钻石模型的研究 | 第21页 |
·钻石模型在产业分析中应用的研究 | 第21-22页 |
·钻石模型在江苏设计产业分析中应用的研究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江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实证研究设计 | 第23-33页 |
·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设计产业的界定 | 第23页 |
·制造业业的界定 | 第23-24页 |
·建模设计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研究假定 | 第24-25页 |
·江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建模 | 第25页 |
·基于钻石模型供求分析的表征指标选择 | 第25-31页 |
·江苏设计产业的钻石模型分析 | 第26-28页 |
·供求分析是江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关键因素 | 第28-29页 |
·表征指标 | 第29-30页 |
·设计产业指标 | 第30页 |
·制造业指标 | 第30-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33页 |
·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数据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江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33-4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3页 |
·相关系数 | 第33页 |
·秩次相关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3-36页 |
·自相关函数进行平稳性判断 | 第34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恩格尔-格兰杰(Engle-Granger)检验 | 第36页 |
·乔安森(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格兰杰检验 | 第37-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0-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2-46页 |
·数据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研究不足 | 第46-51页 |
·结论及分析 | 第46-47页 |
·江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密切相关 | 第46页 |
·江苏制造业对设计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 第46页 |
·江苏设计产业在对制造业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 | 第46-47页 |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提高现有设计产业的效率,特别是设计转化为实际生产的效率 | 第48页 |
·加大设计产业有效投入,切实发挥设计园区作用 | 第48-49页 |
·完善管理机制,注重设计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 第49页 |
·研究不足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