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航空器结构力学论文--薄壁结构论文

考虑工艺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变刚度铺层优化设计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语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24页
        1.2.1 层合板的变刚度方法第14-15页
        1.2.2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优化方法第15-17页
        1.2.3 直纤维层合结构的变刚度优化设计第17-20页
        1.2.4 曲纤维层合结构变刚度优化设计第20-23页
        1.2.5 混合变刚度设计第23-2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多区域复合材料结构的纤维连续性优化方法研究第27-53页
    2.1 多区域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设计准则第27-29页
        2.1.1 多区域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第27-28页
        2.1.2 纤维连续性准则第28-29页
        2.1.3 其他设计准则第29页
    2.2 纤维连续性模型第29-35页
        2.2.1 纤维固有连续类设计方法第29-32页
        2.2.2 基于丢层序列的纤维连续性模型第32-35页
    2.3 基于纤维连续性模型的遗传算法第35-41页
        2.3.1 层合结构的编码方式第35-36页
        2.3.2 层合结构的解码方式第36-37页
        2.3.3 遗传算子第37-40页
        2.3.4 优化流程第40-41页
    2.4 经典算例验证第41-51页
        2.4.1 优化问题描述第42-43页
        2.4.2 约束的归一化第43-44页
        2.4.3 优化设计结果第44-50页
        2.4.4 结果讨论第50-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纤维变角度层合板的屈曲特性研究第53-87页
    3.1 纤维轨迹参数化定义第53-56页
        3.1.1 线性变角度第53-55页
        3.1.2 分段线性变角度第55-56页
    3.2 纤维变角度层合板的分析第56-58页
        3.2.1 理想纤维变角度层合板的有限元建模第56-57页
        3.2.2 程序与Nastran的交互第57-58页
    3.3 纤维轨迹参数对理想VAT层合板屈曲性能的影响第58-63页
        3.3.1 模型验证第59-60页
        3.3.2 单向轴压第60-62页
        3.3.3 双向轴压第62-63页
    3.4 丝束变角层合板的成型工艺第63-68页
        3.4.1 自动铺丝技术第63-66页
        3.4.2 连续丝束剪切技术第66-68页
    3.5 AFP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构建第68-77页
        3.5.1 纤维角度确定第68-69页
        3.5.2 重叠位置确定第69-74页
        3.5.3 AFP层合板的建模流程第74-77页
    3.6 不同类型VAT层合板屈曲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第77-85页
        3.6.1 网格收敛性第78页
        3.6.2 VAT层合板的屈曲性能分析第78-83页
        3.6.3 曲率对VAT层合板屈曲性能的影响第83-84页
        3.6.4 结果讨论第84-85页
    3.7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四章 XX复合材料弹翼结构的变刚度优化设计第87-107页
    4.1 问题描述第87-89页
    4.2 直纤维层合弹翼结构的变刚度优化设计第89-94页
        4.2.1 直纤维层合弹翼结构的优化模型第89-91页
        4.2.2 MPI并行计算环境第91-93页
        4.2.3 直纤维层合弹翼结构的优化结果第93-94页
    4.3 引入丟层机制的曲纤维层合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第94-99页
        4.3.1 优化框架第95-96页
        4.3.2 关键环节第96-98页
        4.3.3 算法实现第98-99页
    4.4 曲纤维层合弹翼结构的变刚度优化设计第99-105页
        4.4.1 曲纤维在翼面上的轨迹规划第99-100页
        4.4.2 铺放轨迹的曲率计算第100-102页
        4.4.3 曲纤维层合弹翼结构的优化模型第102-103页
        4.4.4 曲纤维层合弹翼结构的设计结果第103-105页
    4.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基于几何因子与代理模型的层合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第107-135页
    5.1 用几何因子表征层合板刚度第107-110页
        5.1.1 几何因子的概念第107-109页
        5.1.2 几何因子的相关性第109-110页
    5.2 基于几何因子与代理模型的层合结构优化框架第110-112页
    5.3 针对几何因子的试验设计方法第112-118页
        5.3.1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第113-114页
        5.3.2 基于空间填充的不规则空间试验设计第114-117页
        5.3.3 智能布点技术第117-118页
    5.4 基于几何因子和动态代理模型的结构优化流程第118-121页
    5.5 数值算例验证第121-126页
        5.5.1 矩形平板的铺层优化设计第122-124页
        5.5.2 两区域结构的铺层优化设计第124-126页
    5.6 新方法的应用——XX复合材料螺旋桨结构优化设计第126-133页
        5.6.1 问题描述第126-128页
        5.6.2 优化模型第128页
        5.6.3 层合板刚度在Nastran中的定义第128-130页
        5.6.4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130-133页
    5.7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39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135-136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136-138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9页
致谢第149-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51-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演变的生态响应与优化模拟研究
下一篇:基于本底变化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