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铝合金超塑成形技术 | 第11-14页 |
1.2.1 铝合金超塑成形技术特点 | 第11-12页 |
1.2.2 铝合金超塑成形技术分类 | 第12-14页 |
1.3 铝合金超塑成形技术的应用 | 第14-18页 |
1.4 5083铝合金超塑气胀成形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4.1 5083铝合金的特点 | 第18-20页 |
1.4.2 5083铝合金的细化晶粒预处理技术 | 第20-22页 |
1.4.3 国内外5083铝合金的超塑成形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23-24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4 实验方案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50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金相组织分析 | 第30-35页 |
3.2.1 板材晶粒组织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30-32页 |
3.2.2 断口附近晶粒形貌分析 | 第32-35页 |
3.3 高温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48页 |
3.3.1 延伸率与载荷-位移曲线分析 | 第35-36页 |
3.3.2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 | 第36-39页 |
3.3.3 本构方程的拟合 | 第39-48页 |
3.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车窗零件气胀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 第50-63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高速列车车窗恒应变速率压力加载曲线的制定 | 第50-58页 |
4.2.1 成形阶段分析 | 第51-52页 |
4.2.2 第Ⅰ阶段和第Ⅱ阶段压力加载曲线的设定 | 第52-53页 |
4.2.3 第Ⅲ阶段压力加载曲线的设定 | 第53-58页 |
4.3 车窗零件气胀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 第58-62页 |
4.3.1 车窗零件有限元数值模拟过程与分析 | 第58-61页 |
4.3.2 车零窗件圆角处的厚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车窗零件气胀成形工艺试验 | 第63-71页 |
5.1 引言 | 第63-65页 |
5.2 车窗零件成形过程 | 第65-70页 |
5.2.1 成形准备阶段 | 第65页 |
5.2.2 板料的气胀成形 | 第65-67页 |
5.2.3 取件与再次上料 | 第67-68页 |
5.2.4 成品件检验 | 第68-70页 |
5.3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