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作坊与全球化的消费市场--对义乌小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社会学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一、绪论 | 第8-20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 研究问题 | 第9-10页 |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 1、访谈法 | 第13-16页 |
| 2、观察法 | 第16-17页 |
| (五) 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20-30页 |
| (一) 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 1. 消费家庭化 | 第20-23页 |
| 2. 消费大众化 | 第23-25页 |
| 3. 消费全球化 | 第25-27页 |
| (二) 文献评价 | 第27-30页 |
| 三、家庭式作坊的发展历程 | 第30-34页 |
| (一) 从小农经济到社会化小生产 | 第30-32页 |
| 1. 小农经济的长期结构 | 第30页 |
| 2. 社会化小生产的过渡 | 第30-32页 |
| (二) 家庭式作坊的义乌经验 | 第32-34页 |
| 1. 义乌农民的作坊式经营 | 第32-33页 |
| 2. 农业生产转向市场经营 | 第33-34页 |
| 四、家庭式作坊的生产网络 | 第34-42页 |
| (一) 家庭式作坊的优势 | 第34-38页 |
| 1. 成本优势 | 第34-36页 |
| 2. 风险可控 | 第36页 |
| 3. 灵活机动 | 第36-38页 |
| (二) 家庭式作坊与生产网络 | 第38-42页 |
| 1. 超越空间的跨地域生产 | 第38-39页 |
| 2. 物流联结互助合作型生产网络 | 第39-42页 |
| 五、从家庭式作坊到全球化消费市场 | 第42-49页 |
| (一) 家庭作坊接单与出货 | 第42-45页 |
| 1. 家庭作坊接单渠道 | 第42-44页 |
| 2. 外贸公司——家庭式作坊出货平台 | 第44-45页 |
| (二) 信息化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 | 第45-49页 |
| 六、总结和讨论 | 第49-52页 |
| (一) 总结 | 第49-50页 |
| (二) 讨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