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生态旅游视角下南平市巨口乡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古村落保护的现状第12页
        1.1.2 古村落保护的发展第12-14页
        1.1.3 乡村旅游发展为古村落保护提供新模式第14-15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1.4 文献综述第17-19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18页
        1.4.2 国内有关研究综述第18-19页
    1.5 不足和展望第19-21页
        1.5.1 研究的创新性第19页
        1.5.2 研究的局限性第19-21页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概念的界定及相互关系探讨第21-23页
        2.1.1 古村落第21页
        2.1.2 旅游开发与保护第21-22页
        2.1.3 生态旅游第22页
        2.1.4 互动关系第22-23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有机更新理论第23页
        2.2.2 社区规划理论第23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3-25页
3 南平市巨口乡古村落保护与发展SWOT分析第25-35页
    3.1 优势分析第25-26页
        3.1.1 古村落保存较完整,村落景观亮点突出第25页
        3.1.2 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第25-26页
        3.1.3 农业基础较好,农旅开发前景广阔第26页
        3.1.4 当地政府重视,积极发挥乡贤的作用第26页
    3.2 劣势分析第26-29页
        3.2.1 交通不便,趋于边缘化第26-27页
        3.2.2 产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不高第27-28页
        3.2.3 建设无精品,集镇建设缓慢第28页
        3.2.4 人员大量外流,古村落保护困难第28-29页
        3.2.5 缺乏资金,发展单一第29页
        3.2.6 素质不高,人才缺乏第29页
    3.3 机遇分析第29-31页
    3.4 威胁分析第31-33页
    3.5 小结第33-35页
4 生态旅游与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探讨第35-49页
    4.1 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现状第35-37页
        4.1.1 巨口乡概况第35页
        4.1.2 巨口古村落的价值属性第35-36页
        4.1.3 巨口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现状第36-37页
    4.2 生态旅游的建设现状第37-40页
        4.2.1 巨口乡生态旅游规划第37-38页
        4.2.2 巨口乡生态旅游的任务第38-39页
        4.2.3 生态旅游中古村落保护可能面临的问题第39-40页
    4.3 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第40页
        4.3.1 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共性第40页
        4.3.2 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差异第40页
    4.4 巨口乡乡村旅游问卷调查分析第40-46页
        4.4.1 问卷内容设置第40-41页
        4.4.2 对当地村民的问卷分析第41-44页
        4.4.3 对游客问卷调查分析第44-46页
    4.5 发展生态旅游保护古村落的效益分析第46-49页
        4.5.1 投入与经济收益第46-47页
        4.5.2 艺术和科学效益第47页
        4.5.3 生态环境效益第47-48页
        4.5.4 社会和经济效益第48-49页
5 生态旅游中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应对措施第49-57页
    5.1 巨口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探索第49-50页
        5.1.1 指导思想第49页
        5.1.2 保护内容的确定第49页
        5.1.3 发展内容的确定第49页
        5.1.4 巨口乡古村落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第49-50页
        5.1.5 生态旅游与巨口乡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关联性措施第50页
    5.2 生态旅游中巨口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原则探讨第50-51页
        5.2.1 原真性第50页
        5.2.2 整体性第50-51页
        5.2.3 延续性第51页
        5.2.4 保护发展的融合性第51页
        5.2.5 保护规划的衔接性第51页
        5.2.6 地域特色的独特性第51页
    5.3 生态旅游与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之间共性的可行性措施探讨第51-53页
        5.3.1 整体风貌保护发展措施第51页
        5.3.2 建筑保护发展措施第51-52页
        5.3.3 综合环境整治措施第52页
        5.3.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措施第52页
        5.3.5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第52页
        5.3.6 完善管理体制及培养保护发展人才第52页
        5.3.7 规划实施措施第52-53页
    5.4 巨口古村落保护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差异的可行性措施探讨第53页
        5.4.1 保护范围的划定及可行性措施第53页
        5.4.2 村貌重塑的可行性措施第53页
        5.4.3 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行性措施第53页
    5.5 巨口古村落资源保护和发展战略第53-57页
        5.5.1 制定的依据第53-54页
        5.5.2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第54页
        5.5.3 主要任务第54页
        5.5.4 开发策略第54-57页
6 生态旅游视角下南平市巨口乡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对策第57-61页
    6.1 生态旅游中传统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主体关系第57页
    6.2 对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第57-58页
        6.2.1 加强对古村落原貌保护第57-58页
        6.2.2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第58页
        6.2.3 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第58页
    6.3 对公众层面的对策建议第58-59页
        6.3.1 提升自身古村落保护意识第58页
        6.3.2 发展乡村民宿第58-59页
        6.3.3 古厝资产变资源第59页
    6.4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第59-61页
        6.4.1 加强对古村落保护的整体规划第59页
        6.4.2 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第59页
        6.4.3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第59-61页
7 结论第61-6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1第65-68页
附录2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岛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规划设计研究--以塘屿岛为例
下一篇:基于亲子游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