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油菜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14-18页 |
·涝渍对油菜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植物转基因技术 | 第15-16页 |
·常用植物转基因方法 | 第16-18页 |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18页 |
·在工业上供氧水平对发酵的影响 | 第18-19页 |
·血红蛋白 | 第19-25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 第19-20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微生物代谢工程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蓝细菌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蓝细菌概述 | 第25-26页 |
·蓝细菌血红蛋白 | 第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CHB基因在细菌中功能的鉴定 | 第29-3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9-31页 |
·微生物材料 | 第29页 |
·试剂 | 第29页 |
·基本溶液的配制 | 第29-3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5页 |
·蓝细菌CHB基因的克隆 | 第31页 |
·引物设计及PCR反应 | 第31-32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32-33页 |
·连接反应 | 第3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3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热击转化 | 第33页 |
·SDS-碱裂解法小量抽提质粒DNA | 第33-34页 |
·CH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4页 |
·Western印迹 | 第34-35页 |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CH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36页 |
·CHB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Western blot检测 | 第36页 |
·CHB基因促进细菌的生长 | 第36-38页 |
·讨论与总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CHB基因在酵母中功能的鉴定 | 第39-4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39-40页 |
·微生物菌种、载体 | 第39页 |
·试剂 | 第39页 |
·基本溶液及培养基 | 第39-40页 |
·酵母培养基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5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1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1页 |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 | 第41-42页 |
·酵母总RNA的提取 | 第42页 |
·反转录 | 第42-43页 |
·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3页 |
·酵母的油脂含量及成分的检测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CHB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CHB在酿酒酵母pep4中的表达 | 第46页 |
·CHB基因促进酵母的生长 | 第46-47页 |
·CHB对酿酒酵母油脂含量及成分的影响 | 第47-48页 |
·讨论与总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CHB基因在拟南芥中功能的鉴定 | 第49-59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49-50页 |
·植物材料、菌种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页 |
·基本溶液及培养基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4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0页 |
·冻融法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50-51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和保存 | 第51页 |
·重组质粒pCAMBIA1300-CaMV35S-CHB向拟南芥的转化 | 第51-52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52页 |
·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 第52-53页 |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小量抽提 | 第53-54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CH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页 |
·重组质粒pCAMBIA1300-CaMV35S-CHB转化农杆菌的鉴定 | 第54-55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55-56页 |
·PCR鉴定转基因植株 | 第56页 |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 第56-58页 |
·讨论与总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CHB基因在油菜中功能的鉴定 | 第59-74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59页 |
·植物材料、菌种 | 第59页 |
·试剂 | 第59页 |
·仪器设备 | 第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5页 |
·浸花法转化油菜 | 第59-61页 |
·转基因油菜的筛选 | 第61-62页 |
·植物总RNA的提取 | 第62页 |
·除去RNA中的基因组DNA | 第62-63页 |
·RT-PCR | 第63-64页 |
·种子萌发试验 | 第64页 |
·水涝耐受力的测定 | 第64页 |
·植物叶绿素的测定 | 第64-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72页 |
·CHB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5页 |
·重组质粒pCAMBIA1300-CaMV35S-CHB转化农杆菌的鉴定 | 第65页 |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65-68页 |
·PCR鉴定转基因植株 | 第68页 |
·CHB在甘蓝型油菜宁油16中的表达 | 第68-69页 |
·种子萌发试验 | 第69-70页 |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第70页 |
·水涝耐受力的测定 | 第70-72页 |
·植物叶绿素的测定 | 第72页 |
·讨论与总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4页 |
·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专利 | 第83页 |
参加课题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