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保温墙板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保温墙板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CL建筑结构体系概述 | 第19-23页 |
2.1 CL建筑结构体系特点 | 第19页 |
2.2 设计概述 | 第19-21页 |
2.2.1 设计原理及概述 | 第19-20页 |
2.2.2 结构平面布置及墙体构造 | 第20页 |
2.2.3 抗震等级 | 第20-21页 |
2.3 CL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模型建立 | 第23-42页 |
3.1 ABAQUS简介 | 第23页 |
3.2 模型可视化处理 | 第23-25页 |
3.2.1 ABAQUS/Standard | 第24页 |
3.2.2 ABAQUS/Explicit | 第24-25页 |
3.2.3 ABAQUS/CFD | 第25页 |
3.2.4 ABAQUS/CAE | 第25页 |
3.3 结构在ABAQUS中的非线性分析 | 第25-29页 |
3.3.1 ABAQUS非线性分析中的原理 | 第25-26页 |
3.3.2 混凝土界面效应及钢筋本构关系 | 第26-28页 |
3.3.3 混凝土开裂后的拉伸硬化 | 第28-29页 |
3.4 ABAQUS中的模态和瞬态动力响应分析 | 第29-32页 |
3.4.1 固有频率和模态 | 第29-30页 |
3.4.2 振型叠加 | 第30-31页 |
3.4.3 瞬态动力响应 | 第31-32页 |
3.5 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32页 |
3.6 材料本构模型 | 第32-36页 |
3.6.1 混凝土 | 第32-34页 |
3.6.2 混凝土破坏准则 | 第34-35页 |
3.6.3 钢筋 | 第35-36页 |
3.6.4 聚苯板 | 第36页 |
3.7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3.7.1 几何建模 | 第36-39页 |
3.7.2 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3.7.3 分析步 | 第40-41页 |
3.7.4 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4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 | 第42-63页 |
4.1 静力加载 | 第42-49页 |
4.1.1 内侧墙体静力加载 | 第42-45页 |
4.1.2 墙整体静力加载 | 第45-47页 |
4.1.3 静力作用下侧、竖向最大位移 | 第47-49页 |
4.2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拟 | 第49-60页 |
4.2.1 内侧墙的低周反复荷载模拟 | 第49-54页 |
4.2.2 内侧墙受力骨架曲线 | 第54-55页 |
4.2.3 整体受力的低周反复荷载模拟 | 第55-59页 |
4.2.4 整体墙的骨架曲线 | 第59-60页 |
4.3 算例验证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探究 | 第63-75页 |
5.1 工程实例 | 第63-69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63-64页 |
5.1.2 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 | 第64-69页 |
5.2 CL复合剪力墙结构分析 | 第69-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