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8-24页 |
1.3.1 新中国成立初期 | 第18-19页 |
1.3.2 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19-23页 |
1.3.3 戏曲艺术 | 第23-24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造中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25-32页 |
2.1 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造中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历史必然 | 第25-27页 |
2.1.1 新中国急待改造的戏曲旧面貌 | 第25-26页 |
2.1.2 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价值需求 | 第26-27页 |
2.2 新中国初期戏曲改造中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基础 | 第27-32页 |
2.2.1 毛泽东文艺观提供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2.2.2 两次文代会创造的文艺环境 | 第28-29页 |
2.2.3 中国共产党运用戏曲艺术动员社会精神建设的历史经验 | 第29页 |
2.2.4 戏曲艺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优势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利用戏曲改造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32-42页 |
3.1 改革戏曲的制度体制 | 第32-34页 |
3.1.1 改革旧戏团培养制度 | 第32-33页 |
3.1.2 改革旧戏团组织体制 | 第33-34页 |
3.2 改造戏曲艺人的思想 | 第34-36页 |
3.2.1 开办学习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34-35页 |
3.2.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主人翁意识感召 | 第35-36页 |
3.3 整合戏曲的剧目 | 第36-42页 |
3.3.1 整理旧剧目,实行禁戏 | 第36-37页 |
3.3.2 改编旧剧目,创作新戏 | 第37-42页 |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利用新戏曲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42-49页 |
4.1 塑造新人物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42-45页 |
4.1.1 当家做主的新女性形象 | 第42-43页 |
4.1.2 爱国情怀的新英雄形象 | 第43-45页 |
4.2 讲好新故事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45-47页 |
4.2.1 倡导对党的领导和新生政权的认同 | 第45-46页 |
4.2.2 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观 | 第46-47页 |
4.2.3 倡导勤劳奋斗的道德观 | 第47页 |
4.3 创新演出模式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利用戏曲艺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 第49-54页 |
5.1 确保戏曲理论政策支持,规范戏曲发展机制 | 第49-50页 |
5.2 提高戏曲工作者责任感,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发展 | 第50-51页 |
5.3 注重戏曲内容扬弃,弘扬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观 | 第51-52页 |
5.4 拓展戏曲载体新形式,以人民喜爱的方式传播价值观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