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加氢脱氧反应机理 | 第11-13页 |
1.3 加氢脱氧催化剂 | 第13-15页 |
1.3.1 负载型加氢脱氧催化剂 | 第13-14页 |
1.3.2 本体型加氢脱氧催化剂 | 第14-15页 |
1.4 加氢脱氧催化剂的机械稳定性研究 | 第15-16页 |
1.5 加氢脱氧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研究 | 第16-19页 |
1.5.1 水合反应 | 第16-17页 |
1.5.2 水合反应的危害 | 第17页 |
1.5.3 抗水合作用的研究 | 第17-19页 |
1.6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9页 |
2.1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 第21-23页 |
2.1.1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1页 |
2.1.2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1-23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3-24页 |
2.3 实验内容 | 第24-29页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 第24-25页 |
2.3.3 植物油加氢脱氧率的计算及脱氧路径分析 | 第25-26页 |
2.3.4 催化剂的水热处理 | 第26页 |
2.3.5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粘合剂对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加氢脱氧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研究 | 第29-43页 |
3.1 粘合剂对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29-36页 |
3.1.1 拟薄水铝石、分子筛粘合剂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2 镁铝尖晶石结合氢氧化铝干胶的影响 | 第31-33页 |
3.1.3 硅藻土结合氢氧化铝干胶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4 分子筛粘合剂结合镁铝尖晶石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 粘合剂对催化剂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粘合剂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 第37-42页 |
3.3.1 XRD表征 | 第37-38页 |
3.3.2 BET表征 | 第38-40页 |
3.3.3 Py-IR的表征 | 第40-41页 |
3.3.4 NH_3-TPD表征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扩孔剂添加量及改性剂对本体型MoNi复合氧化物加氢脱氧催化剂的水热/机械稳定性研究 | 第43-57页 |
4.1 扩孔剂添加量对催化剂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4.1.1 扩孔剂添加量对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4.1.2 扩孔剂添加量对催化剂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页 |
4.2 改性剂对催化剂水热/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53页 |
4.2.1 改性剂对催化剂水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53页 |
4.2.2 改性剂对催化剂机械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页 |
4.3 改性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反应条件及活性组分Mo/Ni摩尔比对植物油加氢脱氧路径的影响 | 第57-63页 |
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 活性组分Mo/Ni摩尔比的影响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