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浆果类论文--悬钩子(黑莓)论文

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及耐高温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1 树莓的研究概况第13-16页
        1.1.1 树莓的生物学特性第13页
        1.1.2 树莓的栽培历史及种质资源分布第13-14页
        1.1.3 树莓产业概况第14-15页
        1.1.4 树莓价值及作用第15-16页
    1.2 树莓的抗性研究第16-18页
        1.2.1 抗寒性研究第16-17页
        1.2.2 抗旱性研究第17-18页
        1.2.3 耐水湿研究第18页
    1.3 树莓光合特性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1 红树莓类群光合特性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2 黑莓类群光合特性研究进展第20页
        1.3.3 野生树莓类群光合特性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浆果类植物高温胁迫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1 树莓高温胁迫研究第21-22页
        1.4.2 蓝莓高温胁迫研究第22页
        1.4.3 黑穗醋栗高温胁迫研究第22-24页
第二章 引言第24-26页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页
    2.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3.1 试验地概况第26页
    3.2 试验材料第26-27页
    3.3 试验方法第27-31页
        3.3.1 树莓光合特性的测定第27-29页
        3.3.2 树莓相关耐热性指标的测定第29-31页
    3.4 试验数据分析第31-32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2-55页
    4.1 不同树莓品种光合特性比较分析第32-45页
        4.1.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第32-33页
        4.1.2 蒸腾速率日变化第33-34页
        4.1.3 气孔导度日变化第34-35页
        4.1.4 细胞间隙CO_2浓度日变化第35-37页
        4.1.5 水分利用效率(WUE)第37-38页
        4.1.6 光能利用效率(LUE)第38-39页
        4.1.7 3 个红树莓品种光合响应曲线比较第39-41页
        4.1.8 3 个红树莓品种CO_2响应曲线比较第41-42页
        4.1.9 环境因子日变化特征第42-43页
        4.1.10 5个树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43-45页
    4.2 不同树莓品种的耐高温研究第45-55页
        4.2.1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第45-46页
        4.2.2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丙二醛的影响第46-47页
        4.2.3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第47-48页
        4.2.4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脯氨酸的影响第48-49页
        4.2.5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第49-51页
        4.2.6 高温胁迫对3个红树莓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4.2.7 高温胁迫下3个红树莓品种的耐热性主成分分析第52-53页
        4.2.8 高温胁迫下3个红树莓品种耐热性的综合评价第53-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5-60页
    5.1 结论第55-56页
        5.1.1 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第55页
        5.1.2 不同树莓品种的耐高温研究第55-56页
    5.2 讨论第56-60页
        5.2.1 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第56-57页
        5.2.2 不同树莓品种的耐高温研究第57-59页
        5.2.3 不同树莓品种的光合特性与耐热性关系研究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胁迫对乌菜幼苗叶绿体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下一篇:宁夏设施葡萄需热量及其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