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侵蚀机理 | 第11-14页 |
1.2.1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结构的途径 | 第11页 |
1.2.2 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机理 | 第11-13页 |
1.2.3 氯离子临界浓度表示方法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高抗氯离子侵蚀海砂混凝土原材料作用机理 | 第15-18页 |
1.4.1 水泥 | 第15-16页 |
1.4.2 矿物掺和料 | 第16-17页 |
1.4.3 化学外加剂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0-22页 |
2.1.1 胶凝材料 | 第20-21页 |
2.1.2 骨料 | 第21-22页 |
2.1.3 缓释型减水剂合成原材料 | 第22页 |
2.1.4 多功能优胶剂合成原材料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2.1 低引气缓释型减水剂合成方法 | 第22-24页 |
2.2.2 多功能优胶剂制备方法 | 第24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4-26页 |
2.3.0 净浆流动度测试方法 | 第24页 |
2.3.1 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及强度测试 | 第24页 |
2.3.2 减水剂引气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3.3 混凝土电通量测试 | 第25页 |
2.3.4 氯离子含量测定 | 第25页 |
2.3.5 红外能谱分析 | 第25页 |
2.3.6 水化产物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矿物掺和料对高抗氯离子侵蚀海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第26-34页 |
3.1 概论 | 第26-27页 |
3.2 矿物掺和料单掺对海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27-31页 |
3.2.1 矿粉单掺实验 | 第27-29页 |
3.2.2 粉煤灰单掺实验 | 第29-31页 |
3.3 矿物掺和料复掺对海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高抗氯离子侵蚀海砂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的制备 | 第34-52页 |
4.1 低引气缓释型减水剂的制备 | 第34-45页 |
4.1.1 分子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4.1.2 聚合反应机理 | 第35-37页 |
4.1.3 工艺参数对低引气缓释型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 第37-42页 |
4.1.4 低引气缓释型减水剂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 第42-43页 |
4.1.5 与市场减水剂成品对比试验 | 第43-44页 |
4.1.6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4.2 多功能优胶剂的制备 | 第45-51页 |
4.2.1 层状双氢氧化物结构特点 | 第45-47页 |
4.2.2 层状双氢氧化物合成机理 | 第47页 |
4.2.3 表面优化剂作用机理 | 第47-48页 |
4.2.4 多功能优胶剂的制备方法 | 第48-49页 |
4.2.5 多功能优胶剂基本性能测试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高抗氯离子侵蚀海砂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分析 | 第52-61页 |
5.1 高抗氯离子侵蚀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规律 | 第52-55页 |
5.1.1 海砂混凝土中氯离子存在方式 | 第52页 |
5.1.2 氯离子掺入方式对氯离子固化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 环境氯离子浓度对氯离子渗透的影响 | 第55-59页 |
5.2.1 环境氯离子浓度对氯离子分布的影响 | 第55-57页 |
5.2.2 环境氯离子浓度对氯离子迁移电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5.3 高抗氯离子侵蚀海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