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水力学论文--水力理论、计算、实验论文--水工试验论文

闸前漩涡消涡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1.2 漩涡的危害第10-1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4 漩涡的研究成果综述第11-14页
        1.4.1 立轴漩涡水力特性研究第11-12页
        1.4.2 漩涡的临界淹没水深研究第12-13页
        1.4.3 漩涡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3页
        1.4.4 消涡研究第13-14页
        1.4.5 数值模拟研究第14页
    1.5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数值模拟理论第17-23页
    2.1 紊流基本方程第17-18页
    2.2 紊流模型第18-21页
    2.3 自由水面模拟第21-23页
3 平板闸门消涡模型试验研究第23-46页
    3.1 消涡隔栅的提出第23-26页
    3.2 模型试验第26-32页
        3.2.1 模型试验简介第26-27页
        3.2.2 试验方法及过程第27页
        3.2.3 测量仪器装置第27-28页
        3.2.4 无消涡隔栅的漩涡形态第28-32页
    3.3 一对消涡隔栅方案第32-41页
        3.3.1 消涡隔栅布置范围第32-35页
        3.3.2 消涡隔栅宽度范围第35页
        3.3.3 一对消涡隔栅布置位置影响研究第35-37页
        3.3.4 一对消涡隔栅布置位置影响研究试验结果第37-39页
        3.3.5 一对消涡隔栅的隔栅形态影响研究第39-40页
        3.3.6 一对消涡隔栅的隔栅形态影响研究试验结果第40-41页
    3.4 两对消涡隔栅方案第41-42页
        3.4.1 两对消涡隔栅布置位置和宽度影响研究第41页
        3.4.2 两对消涡隔栅布置位置和宽度影响研究试验结果第41-42页
    3.5 三对消涡隔栅方案第42-45页
        3.5.1 三对消涡隔栅布置位置和宽度影响研究第42-44页
        3.5.2 三对消涡隔栅布置位置和宽度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第44-45页
    3.6 消涡试验结果优劣分析第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弧形闸门消涡模型试验研究第46-52页
    4.1 两对消涡隔栅布置方案第46-48页
    4.2 两对消涡隔栅试验结果第48-50页
    4.3 平板闸门和弧形闸门消涡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消涡前后水力特性对比分析第52-73页
    5.1 滞流区高度对比第53-60页
        5.1.1 滞流区的测量第53-55页
        5.1.2 无消涡隔栅的滞流区高度第55-57页
        5.1.3 消涡前后滞流区高度对比第57-59页
        5.1.4 消涡前后滞流区高度对比小结第59-60页
    5.2 表面环量对比第60-64页
        5.2.1 无消涡隔栅的表面环量第60-61页
        5.2.2 消涡前后表面环量对比第61-63页
        5.2.3 消涡前后表面环量对比小结第63-64页
    5.3 进水口拖拽力对比第64-71页
        5.3.1 无消涡隔栅的进水口流速第64-66页
        5.3.2 消涡前后进水口流速对比第66-69页
        5.3.3 无消涡隔栅的进水口拖拽力第69-70页
        5.3.4 消涡前后进水口拖拽力对比第70-71页
        5.3.5 消涡前后进水口拖拽力对比小结第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6 数值模拟研究第73-97页
    6.1 紊流模型及模拟过程第73-75页
    6.2 数值模型求解第75-76页
    6.3 平板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的流场模拟研究第76-89页
        6.3.1 平板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水面线对比第76-79页
        6.3.2 平板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流场对比第79-88页
        6.3.3 平板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流场数值模拟小结第88-89页
    6.4 弧形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的流场模拟研究第89-96页
        6.4.1 弧形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水面线对比第89-91页
        6.4.2 弧形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流场对比第91-96页
        6.4.3 弧形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流场数值模拟小结第96页
    6.5 平板闸门和弧形闸门布置消涡隔栅前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第96页
    6.6 本章小结第96-9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7-100页
    7.1 结论第97-98页
    7.2 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抗冻性能监测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儿童体验休闲农业园“鱼鸢小镇”的规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