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保险公司信用评级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声誉理论 | 第16-17页 |
·声誉理论的内涵 | 第16页 |
·声誉理论在保险业的应用 | 第16-17页 |
·不对称信息理论 | 第17-19页 |
·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内涵 | 第17页 |
·保险业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17-19页 |
·全面风险管理思想 | 第19-21页 |
·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全面风险管理与信用评级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设计 | 第21-35页 |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1-26页 |
·影响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因素 | 第21-24页 |
·基于ERM的指标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 第26-35页 |
·指标体系设计 | 第26-27页 |
·指标体系分析 | 第27-33页 |
·适用性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寿险公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应用分析 | 第35-4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38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5-37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7-38页 |
·个案分析 | 第38-43页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38-40页 |
·模型应用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A 指标权重专家赋值问卷表 | 第49-53页 |
附录B 模糊综合评判专家问卷表 | 第53-56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