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2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2.1 二起可撤销典型案例 | 第12-14页 |
2.2 案例引出的问题 | 第14-16页 |
3 公司决议可撤销认定标准 | 第16-29页 |
3.1 决议瑕疵可撤销制度 | 第16-17页 |
3.2 决议可撤销如何界定 | 第17-20页 |
3.3 决议程序瑕疵的类型 | 第20-24页 |
3.3.1 召集程序瑕疵 | 第20-22页 |
3.3.2 表决程序瑕疵 | 第22-23页 |
3.3.3 决议内容违反章程 | 第23-24页 |
3.4 程序瑕疵的豁免和补正 | 第24-26页 |
3.4.1 程序瑕疵的豁免 | 第24-25页 |
3.4.2 程序瑕疵的补正 | 第25-26页 |
3.5 基于案例类型化的总结 | 第26-29页 |
3.5.1 决议轻微瑕疵的处理 | 第26-27页 |
3.5.2 决议严重瑕疵的处理 | 第27页 |
3.5.3 笔者对决议瑕疵的处理意见 | 第27-29页 |
4 撤销之诉诉讼主体及限制问题 | 第29-40页 |
4.1 公司股东起诉资格 | 第29-32页 |
4.1.1 异议股东的原告资格 | 第29页 |
4.1.2 未出席会议股东原告资格 | 第29-30页 |
4.1.3 无表决权股东原告资格 | 第30-32页 |
4.2 关于公司董事、监事起诉资格问题 | 第32-34页 |
4.2.1 公司董事起诉资格 | 第33-34页 |
4.2.2 公司监事起诉资格 | 第34页 |
4.3 撤销之诉的限制问题 | 第34-40页 |
4.3.1 股东提诉资格限制 | 第34-35页 |
4.3.2 除斥期间限制 | 第35-37页 |
4.3.3 诉讼担保限制 | 第37-40页 |
5 裁量驳回制度及非诉程序的引入 | 第40-46页 |
5.1 裁量驳回制度的引入 | 第40-42页 |
5.1.1 裁量驳回如何适用 | 第40-41页 |
5.1.2 裁量驳回适用应注意问题 | 第41-42页 |
5.2 非诉讼救济制度的引入 | 第42-46页 |
5.2.1 决议的追认、撤回 | 第43页 |
5.2.2 召集程序的补正 | 第43-46页 |
6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