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 前言 | 第13-17页 |
| 第一章 共载药纳米复合物Ce6@MMSN/DOX/Ko143@PAsp-b-PEG-FA的构建与表征 | 第17-37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一)实验仪器 | 第18页 |
| (二)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 (一)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的合成 | 第19-20页 |
| (二)MMSN磁性纳米粒的制备 | 第20页 |
| (三)Ce6@MMSN纳米粒的制备 | 第20-21页 |
| (四)Ce6@MMSN/Ko143纳米粒的制备 | 第21页 |
| (五)FA-PEG-b-PAsp的合成 | 第21-22页 |
| (六)Ce6@MMSN/DOX/Ko143@PAsp-b-PEG-FA的制备 | 第22-23页 |
| (七)其它纳米复合物的构建 | 第23页 |
| 三、表征与测试 | 第23-26页 |
| (一)纳米材料的形貌和介观结构表征 | 第23页 |
| (二)纳米材料的磁性表征 | 第23-24页 |
| (三)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第24页 |
| (四)Ce6@MMSN中光敏剂Ce6载药量的测定 | 第24页 |
| (五)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中DOX载药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 (六)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外pH响应性释药的研究 | 第25-26页 |
|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5页 |
| (一)纳米材料的形貌及介观表征 | 第26-30页 |
| (二)纳米材料的磁性表征 | 第30页 |
| (三)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征 | 第30-32页 |
| (四)Ce6@MMSN中光敏剂Ce6载药量的测定 | 第32-34页 |
| (五)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中DOX载药量的测定 | 第34页 |
| (六)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外pH响应性释药的研究 | 第34-35页 |
| 五、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二章 共载药纳米复合物对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及逆转作用研究 | 第37-53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一)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 (二)实验试剂 | 第38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 (一)细胞培养 | 第38-40页 |
| (二)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外细胞磁靶向作用研究 | 第40页 |
| (三)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外细胞叶酸靶向作用研究 | 第40页 |
| (四)生物透射电镜观察MCF-7/ADR对共载药纳米复合物的摄取 | 第40-41页 |
| (五)共载药纳米复合物对MCF-7/ADR细胞增殖的抑制 | 第41页 |
| (六)共载药纳米复合物IC50的测定 | 第41-42页 |
| (七)共载药纳米复合物对细胞的凋亡作用 | 第42页 |
| (八)Transwell迁移实验 | 第42页 |
|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 (一)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外细胞磁靶向作用研究 | 第42-44页 |
| (二)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外细胞叶酸靶向作用研究 | 第44-45页 |
| (三)生物透射电镜观察MCF-7/ADR对共载药纳米复合物的摄取 | 第45-46页 |
| (四)共载药纳米复合物对MCF-7/ADR细胞增殖的抑制 | 第46-48页 |
| (五)共载药纳米复合物IC50的测定 | 第48-49页 |
| (六)共载药纳米复合物对细胞的凋亡作用 | 第49-50页 |
| (七)Transwell迁移实验 | 第50-51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三章 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53-61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53-54页 |
| (一)实验仪器 | 第53页 |
| (二)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 (三)实验动物 | 第54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 (一)MCF-7/ADR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54页 |
| (二)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内磁靶向性研究 | 第54-55页 |
| (三)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内毒性评价 | 第55页 |
| (四)共载药纳米复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5页 |
|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 (一)MCF-7/ADR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 (二)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内磁靶向性研究 | 第56-57页 |
| (三)共载药纳米复合物体内毒性评价 | 第57-58页 |
| (四)共载药纳米复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8-59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附录 | 第68-70页 |
| 文献综述 | 第7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