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17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有关唐代官制及政治制度的研究第12-13页
        2、有关唐代吏部官员的考证第13-14页
        3、有关唐代仕宦文人与文学的研究第14-17页
一、唐吏部尚书的职能与地位第17-21页
    (一) 吏部尚书的发展演变第17-19页
    (二) 吏部尚书的职能第19-21页
二、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第21-37页
    (一)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概况第21-33页
        1、吏部尚书任职概况表第21-32页
        2、吏部尚书入仕途径表第32-33页
    (二)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的群体特征第33-37页
        1、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的性格特征第33-35页
        2、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的创作心态第35-37页
三、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的题材第37-53页
    (一) 歌功颂德的应制诗第37-40页
    (二) 情感丰富的赠答酬唱诗第40-44页
    (三) 低沉抑郁的贬谪诗第44-48页
        1、强烈的恋阙之情第44-46页
        2、对自身生命现状与人生无常的忧虑第46-48页
    (四) 形态各异的咏物诗第48-53页
四、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的艺术特征分析第53-71页
    (一)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的审美心态第53-57页
        1、中和、平衡的中庸思想第54-56页
        2、文学服务于政治第56-57页
    (二) 唐曾任吏部尚书之诗歌的语言艺术及美学特征第57-62页
        1、温婉平和、清新雅致第58-60页
        2、古朴自然,浑雅蕴藉第60-62页
    (三) 唐吏部尚书诗人诗歌中的意象分析第62-71页
        1、离别类意象第63-65页
        2、言志述怀类意象第65-67页
        3、隐逸类意象第67-69页
        4、忠君恋阙类意象第69页
        5、愁苦类意象第69-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白先勇小说中的情欲书写
下一篇:明代南方官话小说中的词缀研究--以《飞剑记》《铁树记》《咒枣记》《型世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