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滚动轴承论文

基于损伤力学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基于力学模型的寿命预测方法第14-15页
            1.2.1.1 基于断裂力学的寿命预测方法第14-15页
            1.2.1.2 基于损伤力学的寿命预测方法第15页
        1.2.2 基于人工智能的寿命预测方法第15页
        1.2.3 基于统计回归的寿命预测方法第15-16页
        1.2.4 当前寿命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第16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基于损伤力学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理论第18-34页
    2.1 损伤力学基础第18-24页
        2.1.1 线弹性力学基础第18-19页
        2.1.2 张量分析基础第19-21页
            2.1.2.1 张量分析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2.1.2.2 线弹性本构方程的张量表示第20-21页
        2.1.3 损伤力学简介第21-22页
            2.1.3.1 损伤力学的概念第21-22页
            2.1.3.2 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的关系第22页
        2.1.4 损伤的分类第22-23页
        2.1.5 各向同性的损伤本构关系第23-24页
    2.2 疲劳损伤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第24-26页
        2.2.1 基于损伤力学的有限元方法第24-25页
            2.2.1.1 变刚度法第24页
            2.2.1.2 有效应力法第24页
            2.2.1.3 附加载荷法第24-25页
        2.2.2 耦合损伤的结构疲劳的有限元求解方法第25-26页
            2.2.2.1 全解耦方法第25页
            2.2.2.2 全耦合方法第25页
            2.2.2.3 半解耦方法第25-26页
    2.3 耦合损伤的滚动轴承接触疲劳模型第26-29页
        2.3.1 滚动轴承损伤机理第26-27页
        2.3.2 耦合损伤的滚动轴承接触疲劳模型第27-29页
    2.4 基于ABAQUS子程序的损伤力学计算原理第29-33页
        2.4.1 ABAQUS子程序接口技术第29-32页
            2.4.1.1 用户子程序运行原理第29-30页
            2.4.1.2 用户子程序编写方法第30-31页
            2.4.1.3 用户子程序运行方法第31-32页
        2.4.2 基于损伤力学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流程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滚动轴承应力计算第34-55页
    3.1 滚动轴承应力分布理论计算第34-41页
        3.1.1 Hertz接触理论第34-38页
        3.1.2 理论应力计算第38-41页
    3.2 滚动轴承静力学仿真计算第41-54页
        3.2.1 正常9滚珠6206轴承静力学接触应力计算第41-50页
            3.2.1.1 轴承静力学接触应力计算第41-45页
            3.2.1.2 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第45-46页
            3.2.1.3 轴承内滚道最大接触应力区分析第46-50页
            3.2.1.4 径向载荷对轴承接触应力影响分析第50页
        3.2.2 含缺陷9滚珠6206轴承静力学接触应力计算第50-53页
            3.2.2.1 含缺陷轴承静力学接触应力计算第50-52页
            3.2.2.2 内滚道缺陷对接触应力影响分析第52-53页
        3.2.3 不同滚珠数6206轴承静力学接触应力计算第53-54页
            3.2.3.1 不同滚珠数轴承静力学接触应力计算第53-54页
            3.2.3.2 滚珠数对接触应力影响分析第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基于损伤力学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分析第55-65页
    4.1 耦合损伤的滚动轴承接触疲劳模型验证第55-58页
        4.1.1 有限元模型第55页
        4.1.2 ABAQUSUMAT子程序计算流程第55-57页
        4.1.3 计算结果第57-58页
    4.2 耦合损伤的滚动轴承接触疲劳仿真计算第58-64页
        4.2.1 滚动轴承模型的简化第58-59页
        4.2.2 滚动轴承二维模型的寿命计算与分析第59-64页
            4.2.2.1 不同径向载荷下的9滚珠6206轴承寿命计算第59-60页
            4.2.2.2 不同润滑条件下的9滚珠6206轴承寿命计算第60-61页
            4.2.2.3 含缺陷的9滚珠6206轴承寿命计算第61-62页
            4.2.2.4 不同滚珠数6206轴承寿命计算第62-63页
            4.2.2.5 不同转速下9滚珠6206轴承寿命计算第63-64页
    4.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滚动轴承疲劳试验第65-69页
    5.1 ABLT-1A轴承疲劳强化试验机简介第65-66页
    5.2 滚动轴承疲劳强化试验方案第66-67页
    5.3 滚动轴承疲劳强化试验结果第67-68页
    5.4 仿真结果与疲劳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下一篇:斜齿轮修形微弹流润滑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