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典型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汽车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汽车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规模化电动汽车对配电网效能影响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充电时序负荷建模 | 第14-20页 |
2.1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 第14-15页 |
2.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方式 | 第14页 |
2.1.2 电动汽车充馈电技术 | 第14-15页 |
2.2 电动汽车负荷需求模型 | 第15-17页 |
2.3 规模化电动汽车时序充电功率 | 第17-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满足三相负荷平衡的充电方式 | 第20-31页 |
3.1 规模化电动汽车三相不平衡问题 | 第20-21页 |
3.1.1 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研究 | 第20页 |
3.1.2 充电负荷导致的三相不平衡问题研究 | 第20-21页 |
3.2 充电机选线装置整体结构 | 第21-23页 |
3.2.1 选线装置整体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3.2.2 选线装置工作过程 | 第22-23页 |
3.3 三相不平衡度计算 | 第23-24页 |
3.4 配电网潮流计算 | 第24-26页 |
3.5 仿真分析 | 第26-29页 |
3.5.1 未采用选线装置的仿真分析 | 第26-28页 |
3.5.2 采用选线装置的仿真分析 | 第28-29页 |
3.5.3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两部制电价引导下的有序充电策略 | 第31-40页 |
4.1 针对小功率用户的两部制电价机制 | 第31-34页 |
4.1.1 两部制电价的构成 | 第32-33页 |
4.1.2 两部制电价计费 | 第33-34页 |
4.2 两部制电价引导的电动汽车有序充馈电 | 第34-35页 |
4.2.1 两部制电价下EV有序馈电实现过程 | 第34-35页 |
4.2.2 两部制电价下EV有序充电实现过程 | 第35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35-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规划方案比较及其供电效能成本分析 | 第40-52页 |
5.1 规模化电动汽车对配电网供电效能的影响 | 第40页 |
5.2 10kV配电网线路及配电变压器容量规划 | 第40-42页 |
5.3 供电效能成本分析模型 | 第42-43页 |
5.3.1 效能成本评价模型 | 第42页 |
5.3.2 电压合格率因子 | 第42-43页 |
5.3.3 供电可靠性因子 | 第43页 |
5.3.4 等效利用率 | 第43页 |
5.4 电力资产寿命周期成本等年值 | 第43-46页 |
5.5 算例分析 | 第46-5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