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基于光纤拉锥的侧面泵浦合束器及超连续谱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2 全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基于掺镱光纤放大器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现状与限制因素第19-22页
        1.3.1 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2 局限与不足第2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2-24页
第二章 基于拉锥-熔合法的侧面泵浦合束器的理论研究第24-41页
    2.1 单根泵浦光纤拉锥特性第24-30页
        2.1.1 几何光学第24-27页
        2.1.2 波动光学第27-30页
    2.2 侧面泵浦合束器的原理第30-31页
    2.3 侧面泵浦耦合器的数值仿真第31-39页
        2.3.1 泵浦光纤结构参数对合束器性能的影响第31-34页
        2.3.2 (2+1)×1结构的泵浦臂相对位置对合束器性能的影响第34页
        2.3.3 熔合深度对合束器性能的影响第34-38页
        2.3.4 涂覆层热损耗LPC的理论仿真第38-39页
    2.4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基于拉锥-熔合法的侧面泵浦合束器的实验研究第41-53页
    3.1 侧面泵浦合束器的试制第41-44页
        3.1.1 泵浦光纤拉锥第41-42页
        3.1.2 泵浦光纤与信号光纤的贴合与高温熔合第42-44页
    3.2 侧面泵浦合束器的性能测试第44-49页
        3.2.1 耦合效率随熔合时间的变化第44-45页
        3.2.2 涂覆层热损耗LPC第45-46页
        3.2.3 耦合效率第46-47页
        3.2.4 信号光插入损耗第47-48页
        3.2.5 后向泵浦光隔离度第48-49页
    3.3 侧面泵浦合束器的应用第49-51页
        3.3.1 双向泵浦结构第49-50页
        3.3.2 后向泵浦结构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基于光纤拉锥拓展YDFA中产生超连续谱光谱范围的实验研究第53-67页
    4.1 YDFA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原理第53-58页
        4.1.1 理论模型第53-56页
        4.1.2 产生超连续谱的机制第56-58页
    4.2 基于无源光纤拉锥实现YDFA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光谱拓展第58-65页
        4.2.1 拉锥无源光纤的设计与制作第59-60页
        4.2.2 实验装置第60-61页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5页
    4.3 对比与讨论第65-66页
    4.4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70页
    5.1 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第67-68页
    5.2 主要创新点第68页
    5.3 后续工作展望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9-81页
附录 A本文中用到的缩写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可饱和吸收体在2μm波段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CMOS工艺的Ising架构计算的热波动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