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1页 |
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2.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 第11-1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2页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第12页 |
2.2.2 诱导创新理论 | 第12页 |
2.2.3 路径依赖理论 | 第12页 |
3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第12-26页 |
3.1 发展基础 | 第12-13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第12-13页 |
3.1.2 社会条件 | 第13页 |
3.2 选取指标的原则 | 第13页 |
3.3 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13-14页 |
3.4 指标的阐释 | 第14-26页 |
3.4.1 农业生产水平指标 | 第14-17页 |
3.4.2 农业生产条件指标 | 第17-19页 |
3.4.3 生态环境指标 | 第19-21页 |
3.4.4 经济结构指标 | 第21-24页 |
3.4.5 城镇化水平指标 | 第24-26页 |
4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制约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4.1 农业生产水平制约 | 第26页 |
4.2 农业生产条件的制约 | 第26-27页 |
4.3 生态环境的制约 | 第27-28页 |
4.4 经济结构的制约 | 第28-29页 |
4.5 城镇化水平的制约 | 第29-30页 |
5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0-34页 |
5.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 第30-31页 |
5.1.1 构建结构合理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 | 第30页 |
5.1.2 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30页 |
5.1.3 重点建设农村人才队伍 | 第30-31页 |
5.2 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与物质装备 | 第31页 |
5.2.1 加强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 第31页 |
5.2.2 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 | 第31页 |
5.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第31-32页 |
5.4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 第32页 |
5.4.1 发展特色农业多样性 | 第32页 |
5.4.2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 | 第32页 |
5.5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32-33页 |
5.5.1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 第32-33页 |
5.5.2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33页 |
5.6 提出土地流转制度新思想 | 第33-34页 |
5.6.1 完善法律法规 | 第33页 |
5.6.2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 第33-34页 |
6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