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40年代歌谣体新诗研究概述 | 第7-9页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思路 | 第9-12页 |
三、概念区分 | 第12-15页 |
第一章 40年代歌谣体新诗创作的历史语境 | 第15-25页 |
一、左翼“大众化”文化语境的影响 | 第15-17页 |
二、“民族形式”的讨论 | 第17-19页 |
三、《讲话》的政治推动 | 第19-25页 |
第二章 40年代歌谣体新诗的诗学内涵 | 第25-39页 |
一、歌谣体的诗体试验 | 第25-30页 |
1.20 年代新诗的“化歌谣” | 第25-26页 |
2.30 年代新诗的“歌谣化” | 第26-28页 |
3.40 年代的“歌谣体新诗” | 第28-30页 |
二、歌谣体新诗的政治诉求 | 第30-33页 |
三、个性与现代性 | 第33-36页 |
四、抒情与叙事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既通俗又艺术”的审美难题 | 第39-47页 |
一、“新”与“旧”的矛盾冲突 | 第39-42页 |
二、从“民间形式”到“民族形式” | 第42-44页 |
三、诗歌的歌谣传承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