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治疗 | 第16-18页 |
2 青蒿琥酯药理作用 | 第18-20页 |
3 白血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前言 | 第22-23页 |
第一部分 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23-3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1.1 动物 | 第23页 |
1.2 细胞 | 第23页 |
1.3 试剂 | 第23-24页 |
1.4 仪器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1 接种 | 第24-25页 |
2.2 病情随访 | 第25-26页 |
2.2.1 小鼠一般状态观察 | 第25页 |
2.2.2 GFP阳性测试 | 第25页 |
2.2.3 血涂片检查 | 第25页 |
2.2.4 病理检查 | 第25页 |
2.2.5 分离脾细胞 | 第25-26页 |
2.2.6 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 第26页 |
3 结果 | 第26-30页 |
3.1 小鼠一般状态观察 | 第26-27页 |
3.2 GFP阳性测试 | 第27页 |
3.3 血涂片检查 | 第27-28页 |
3.4 病理检查 | 第28-30页 |
3.5 RT-PCR检测PML-RARα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 第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5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三氧化二砷联合青蒿琥酯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体内研究 | 第33-4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1.1 动物 | 第33页 |
1.2 细胞 | 第33页 |
1.3 试剂 | 第33-34页 |
1.4 仪器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34页 |
2.2 药物配制 | 第34-35页 |
2.3 细胞复苏 | 第35页 |
2.4 接种 | 第35页 |
2.5 给药 | 第35页 |
2.6 检测指标 | 第35-36页 |
2.6.1 小鼠生存时间 | 第35页 |
2.6.2 小鼠GFP阳性测试 | 第35-36页 |
2.6.3 流式检测骨髓内各部分细胞表达情况 | 第36页 |
2.6.4 病理检查 | 第36页 |
3 结果 | 第36-44页 |
3.1 生存时间 | 第36-37页 |
3.2 流式检测GFP阳性 | 第37页 |
3.3 流式检测骨髓细胞表面抗原 | 第37-38页 |
3.4 病理检查 | 第38-44页 |
4 讨论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三氧化二砷联合青蒿琥酯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体外研究 | 第46-6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1.1 细胞 | 第46页 |
1.2 试剂 | 第46-47页 |
1.3 仪器 | 第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52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47-48页 |
2.2 受试药物配制 | 第48页 |
2.3 MTT法检测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 | 第48页 |
2.4 MTT检测ATO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48页 |
2.5 MTT检测ART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2.6 MTT检测联合用药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2.7 流式细胞仪分析周期分布 | 第49-50页 |
2.8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 | 第50页 |
2.9 Western Bolting分析相关蛋白表达 | 第50-52页 |
3 结果 | 第52-60页 |
3.1 MTT检测ATO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 流式细胞仪分析周期分布 | 第53-56页 |
3.3 流式细胞仪分析周期分布 | 第56-58页 |
3.4 Western Bolting分析相关蛋白表达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个人简介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